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矩的诗 >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

朝代:宋代诗人:张矩时间:2023-04-05
金炉钑就裙纹折。香烬低云月。
玉钿黏唾上眉心。不似寿阳檐下六花清。
翠禽飞起南枝动。惊破西湖梦。
仗谁为作水龙声。吹绽寒葩诗眼为君青。

诗人张矩资料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作者张矩

张矩,字方叔,号芸窗,南徐(今江苏镇江)人。理宗端平元年为建康府观察推官。淳祐五年知句容县。有《芸窗词》一卷,诗集已佚,仅《江湖后集》存诗五十五首。张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校以顾氏读..... 查看详情>>

张矩古诗词作品: 《次韵孟师翰凤儿花滴滴金》 《青玉案·龙香熏被罗屏绕》 《沁园春·为壑相寿》 《送青亭·日移花影上疏帘》 《绛都春·次韵赵西里游平山堂二词》 《应天长·暮屏翠冷》 《祝英台近·赋牡丹》 《骑鹤仙·拥麾犹愿富腰钱》 《和澄斋刘制干过芜湖渭阳宅有感韵》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长兴吴城·高台无地曲池平》 - - 邵缉 - - 高台无地曲池平,漂泊勾吴宿古城。一岸湿云沈夜色,四山凉叶下秋声。
  • 古诗《宫词·晓星残月旧相知》 - - 林俊 - - 晓星残月旧相知,下直西宫睡起迟。帘外风情看得见,一双春鸟在花枝。
  • 古诗《过滹沱河·钲鼓连天战血红》 - - 陈孚 - - 钲鼓连天战血红,存亡只寄寸冰中。凭谁剪取鳞鳞碧,画作云台第一功。
  • 古诗《乔鸥村江村图》 - - 姚鼐 - - 素产吴淞水,春风未别家。闭门深翠竹,展席上飞花。客散看阴转,莺啼到日斜。匆匆将好景,题咏在京华。
  • 古诗《红牡丹茶·名葩原产自荷兰》 - - 林振芳 - - 名葩原产自荷兰,移植閒庭色更珊。叶翠拟侵龟背绿,花红恍映鹤头丹。珠胎涨腻时惊晚,绛蕊含蘤岁耐寒。艳态已堪供画谱,休誇国色灿雕栏。
  • 古诗《恭和魏总宪望孤竹感怀》 - - 赵端 - - 驱车右北平,孤竹遗风古。缅怀采薇人,高义长虹吐。逃名非所知,祇不愧仰俯。孔孟许成仁,黄农歌自苦。只今千载下,祠庙荒烟雨。后贤景余芳,努力勤救补。宪府肃双旌,神君凛铜虎。卓哉希圣心,清风满三辅。...
  • 古诗《紫藤花馆·名园高馆最玲珑》 - - 丘逢甲 - - 名园高馆最玲珑,藤影花光护绮栊。璎珞四垂珠万串,一春长住紫云中。
  • 古诗《三送梦芙入校》 - - 刘凤梧 - - 送行三次至邮亭,一度牵裾一泪零。搔首剧怜双鬓白,凝眸空对远山青。怅无旅雁传归讯,剩有寒鸦恋晚晴。儿说前回迟到校,那时灯火已星星。
  • 古诗《和张知县省食费韵》 - - 张继先 - - 食馔不须丰,古人贵量腹。一饱尚何求,八珍非所欲。犀箸厌未下,但折平生禄。造物赋人料,多少有数目。更思途中殍,皆缘食不足。庄叟重鹁食,此篇时一读。
  • 古诗《望江南·竹仙有江关之思因赋八阕以广其意》 - - 程颂万 - - 江南忆,最忆是青溪。柳色断桥双燕子,杏花春水小船儿。三月踏青时。
  • 古诗《咏史·安世不藏父恶》 - - 王夫之 - - 安世不藏父恶,南轩尽掩前羞。迁史直承尧典,紫阳曲学春秋。
  • 古诗《短歌行·金谷桃李丛》 - - 罗与之 - - 金谷桃李丛,畚插费培植。寒冰犹未泮,花叶已薿薿。贞松生南山,石老厥土瘠。春回气尚浅,生意几欲息。东皇本无私,托根异形色。曾谓天地功,不及粪壤力。
  • 古诗《摄祀出城过西苑马上作》 - - 宋庠 - - 斗柄仙城晓,龙鳞下隰通。 三竿眺羲驭,十里过商中。 水藉天容碧,尘依驿辙红。 喜闻何力语,应为乐秋丰。
  • 古诗《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 - - 戴复古 - - 正朝送迁客,好去看梅花。 此岭几人过,念君双鬓华。 直言知为国,远地莫思家。 韶石叫虞舜,伤哉古道赊。
  • 古诗《和师厚郊居示里中诸君》 - - 黄庭坚 - - 篱边黄菊关心事,窗外青山不世情。 江橘千头供岁计,秋蛙一部洗朝酲。 归鸿往燕竞时节,宿草新坟多友生。 身後功名空自重,眼前樽酒未宜轻。
  • 古诗《绝句·雨堕初看珠颗圆》 - - 赵蕃 - - 雨堕初看珠颗圆,风来忽散縠丝牵。 青山四合江如泻,忆著桐江江上船。
  • 古诗《宿排山道院》 - - 顾璘 - - 苦厌尘缨缚,欢投道院清。 不逢黄石异,唯见紫芝荣。 涧水增茶品,山光冷宦情。 寒宵得洗耳,金磬杂经声。
  • 古诗《原壤歌》 - - 佚名 - - 貍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 古诗《赠王氏小儿》 - - 窦巩 - - 竹林会里偏怜小,淮水清时最觉贤。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 古诗《送马明府赴江陵》 - - 钱起 - -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清风高兴得湖山,门柳萧条双翟闲。黄花满把应相忆,落日登楼北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