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郑真的诗 > 再用韵·晴山空翠削芙蓉原文及翻译赏析

再用韵·晴山空翠削芙蓉

朝代:明代诗人:郑真时间:2023-04-05
晴山空翠削芙蓉,迤逦长淮百万重。
周礼职方烦载牍,汉家汤沐趣行封。
文明广被闻弦诵,礼化旁流咏穆雍。
亦有沧江千里客,夜看剑气拂苍龙。

诗人郑真资料

再用韵·晴山空翠削芙蓉作者郑真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明浙江鄞县..... 查看详情>>

郑真古诗词作品: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白石樵隐·岩壑重重蔼翠萝》 《再用韵·枌榆蔼蔼荫重扉》 《寄史行可·昆季从来识二难》 《题老柏图·风霜摧折凤凰枝》 《答黄仲埙检阅见寄兼简吴伯宗内翰》 《送王运同·绛节辉光海上遥》 《咏四明山送丘太守》 《送潘伯英·将军幕下羽书稀》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再用韵·晴山空翠削芙蓉原文及翻译赏析

再用韵·晴山空翠削芙蓉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柬何宫坊濮源魏国子元袭》 - - 申涵光 - - 客舍联高栋,招寻晚未归。盘餐霜后果,灯火夜深扉。乡思悬孤嶂,边风入短衣。几时江海畔,同访钓鱼矶。
  • 古诗《徐临江属题荆江图》 - - 沈曾植 - - 渐渐麦秀生哺雉,湛湛长江大上鱼。馀事湖山成掌故,画图吟赏尽纡徐。
  • 古诗《松泉杂诗·紫霞洞里草菲菲》 - - 柳得恭 - - 紫霞洞里草菲菲,不见宫姬并马蹄。为是辛王行乐地,至今犹有燕双飞。
  • 古诗《访吴登不值承见寄三绝句赋此为答》 - - 王世贞 - - 从此步屧过,吴均莫相避。试看白板扉,的应无凤字。
  • 古诗《读林可山西湖衣钵》 - - 宋伯仁 - - 梅花花下月黄昏,独自行歌掩竹门。只道梅花全属我,不知和靖有仍孙。
  • 古诗《题战功图送刘太参归会川》 - - 唐胄 - - 云头闪闪蚩尤拖,西南昏障海岳那。天阍羽檄惊四野,虎头猿臂分携戈。漫天氛祲一时扫,丹书好事图争摩。云旗铁骑纷不尽,元戎盖拥英番番。首函凤四清油渍,面缚铨哲轻鞍驮。甲兵滇池一濯洗,胭脂万顷翻苍波。街前咸叹汉骠骑,幕南清尽归来初,天生豪杰安山河。愿毕笑返青山阿,如斗金印那用...
  • 古诗《山居戏题·病起清羸不自持》 - - 陆游 - - 病起清羸不自持,年光都上鬓边丝。昏昏雨细梅黄后,漫漫秧青水满时。曲几方床娱永日,矮冠高屐骇群儿。客来莫笑狂颠甚,此处那容世俗知。
  • 古诗《子夜歌·始欲识侬时》 - - 李攀龙 - - 始欲识侬时,白头誓相怜。一日三唐突,持底解千年。
  • 古诗《答江革联句不成》 - - 何逊 - - 日余乏文干,逢君善草札。工拙既不同,神气何由拔。
  • 古诗《空翠亭·翠葆林林夹画墙》 - - 胡应麟 - - 翠葆林林夹画墙,万株寒玉锁烟霜。閒来此地堪逃暑,满榻清风伴上皇。
  • 古诗《别周子贤佥宪》 - - 边贡 - - 身是外台佐,心蟠中秘书。杜陵元自许,桓典或能如。梦结三湘外,神交十载馀。同舟忽判袂,愁绝广川墟。
  • 古诗《舟中晚色二绝》 - - 周紫芝 - - 望处天仍阔,云边雨未成。秋风莫吹散,留作打篷声。
  • 古诗《挽歌词·莫谈生灭与无生》 - - 释智圆 - - 莫谈生灭与无生,谩把心神与物争。 陶器一藏松树下,绿苔芳草任纵横。
  • 古诗《挽章·往在西台日》 - - 吕祖谦 - - 往在西台日,调娱用力艰。 善人终有恃,公道亦徐还。 既去言方白,重来鬓已班。 清名配詹事,千载赤城山
  • 古诗《泛舟各赋·名园春信来》 - - 郭印 - - 名园春信来,冷眼思一窥。 吏文巧束缚,颖脱乃不羁。 兴发勇欲往,壮士先登埤。 但得一樽乐,岂论官职卑。 况兹横清流,适然副心期。 梅梢出翠竹,照水两猗猗。 野航转澄碧,小雨斜风吹。 平生江海怀,是日慰渴饥。 村迥孤烟处,林深幽鸟时。 端疑是吴越,梦到身亦随。 同游客靡恶,喜气回朝曦...
  • 古诗《和吴东升·知君豹隐白云村》 - - 仇远 - - 知君豹隐白云村,杖履春风忽过门。 独立幸无妻子累,老成喜有典型存。 冰悬古树花尤雋,雪涨寒江水不浑。 冷落十年灯火读,何时窗下约重温。
  • 古诗《杂诗·春晚饶芳景》 - - 喻良能 - - 春晚饶芳景,官閒得细看。 隔窗黄鸟并,开卷壁鱼乾。 过雨苍苔湿,迎风翠竹寒。 发华搔更短,斗酒自相宽。
  • 古诗《相国韵·老屋三分水》 - - 丘逢甲 - - 老屋三分水,危楼一道虹。 不妨官舍乐,略与故园同。 榕叶喧秋雨,荷花韵晓风。 南来筹所得,但觉避权工。
  • 古诗《寒望九峰作》 - - 贯休 - - 九朵碧芙蕖,王维图未图。层层皆有瀑,一一合吾居。 雨歇如争出,霜严不例枯。世犹多事在,为尔久踌躇。
  • 古诗《春暮寄杜嘉兴昆弟》 - - 武元衡 - - 柳色千家与万家,轻风细雨落残花。 数枝琼玉无由见,空掩柴扉度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