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童冀的诗 > 早朝遇雨次公叙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早朝遇雨次公叙韵

朝代:明代诗人:童冀时间:2023-04-06
阊阖晨开扇影分,风飘仙乐静中闻。
九天雨露垂恩泽,五色旌旗绚彩云。
犀象效琛来绝域,衣冠赐宴总元勋。
陋儒拟笔图王会,昭代于今政用文。

诗人童冀资料

早朝遇雨次公叙韵作者童冀

童冀(约公元1361年前后在世)字中州,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前后在世。洪武九年(1376年)征入书馆。后为湖州府教授;调北平,坐罪死。冀尝与宋濂、张羽、姚广孝相唱和,词意清刚..... 查看详情>>

童冀古诗词作品: 《题睡凫·旧日柴桑里》 《题凝清轩·高斋辟华馆》 《记游韵·故人天上辍朝班》 《题梅溪卷·我昔双溪溪上住》 《次前韵奉·南山青绕屋》 《题扇面小景·斜日池台生晚凉》 《读山海经·人生无百年》 《罱泥行·朝罱泥暮罱泥》 《拟古·下士困形役》 《题扇面小画·烟凝丹嶂晚

早朝遇雨次公叙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早朝遇雨次公叙韵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追忆诗·起坐三番切与箴》 - - 钱载 - - 起坐三番切与箴,归来蜀道病旋深。书房向后言毋戆,寸晷犹关事国心。
  • 古诗《閒居即事·幽居景物自清妍》 - - 龚诩 - - 幽居景物自清妍,入眼经心事事便。暑气渐消秋近候,凉风欲动雨馀天。庭除千叶舒红槿,盆盎双头吐白莲。更有芭蕉尤可爱,最宜濡墨写长篇。
  • 古诗《鹧鸪天·用前韵和赵文鼎提举赋雪》 - - 辛弃疾 - - 莫上扁舟向剡溪。浅斟低唱正相宜。从教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香暖处,酒醒时。画檐玉箸已偷垂。笑君解释春风恨,倩拂蛮笺只费诗。
  • 古诗《次韵王彦昭感秋》 - - 张耒 - - 尘埃容易点吴衣,泽国秋来信息稀。想见淮南初木落,秋云秋水雁初飞。
  • 古诗《和陈及之·不妨客子归路滑》 - - 孙应时 - - 不妨客子归路滑,且喜雨来天破悭。剑南剑北好颜色,吾徒心事略相关。
  • 古诗《泛舟埭墅·一望平林压浪过》 - - 郭㻬娘 - - 一望平林压浪过,白云淡淡影无多。夕阳风急归心晚,犹听前溪起棹歌。
  • 古诗《西施·本意》 - - 王士禄 - - 浣纱江畔女儿身。苕艳窈无邻。谁人窥巧笑,独自惜微颦。无奈君王薪胆催人去,遣作馆娃春。红兰草草吴宫事,空传鸾雾疑神。还可念,苍茫一舸五湖滨。无赖唯馀石上青苔迹,千载解愁人。...
  • 古诗《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 - - 吴潜 - - 枝上蝶纷蜂闹。几树杏花残了。幽鸟亦多情,片片衔归芳草。休扫。休扫。管甚落英还好。
  • 古诗《隩草戊戌仲冬和韵》 - - 沈光文 - - 一自椎秦后,同人在海山。冠裳不可毁,节义敢轻删。受冻频坚骨,撄霜茂长颜。南阳高卧稳,罔识世途艰。
  • 古诗《秋夜·秋色閒庭扃不开》 - - 彭孙遹 - - 秋色閒庭扃不开,风林叶落锁寒苔。如何一夜芭蕉雨,尽向愁人枕上来。
  • 古诗《答龚秀才岸文》 - - 区大相 - - 楚人得荆璆,弃之同瓦砾。一朝遭卞生,至宝始生色。举世趋荣途,谁顾蓬门客。中庸皆列鼎,之子尚藿食。高才终见知,君其各努力。
  • 古诗《庆成诗·黄屋登原庙》 - - 周紫芝 - - 黄屋登原庙,青圭祀泰坛。尽循周制度,还列汉衣冠。扇影金根静,旂翻豹尾寒。近瞻天有喜,宗社庆重安。
  • 古诗《惜秋华·弱不禁风》 - - 李符 - - 弱不禁风,绕葡萄珠架,碧圆如磬。侧向晓楼,盈盈乍窥窗镜。绢衣似涉银湾,蘸点点冷波犹凝。消领。爱空庭嫩凉钿竿叶衬。翡翠色堪并。恰飞来小小,踏柔丝相映。只恨冶容,易悴也同朝槿。那人日午妆成,待替伊摘簪香鬓。篱径。奈重寻已无花影。 ...
  • 古诗《元旦读邸钞辄题其后》 - - 李希圣 - - 摐金救日已荒唐,艮地风来寿未央。试问青城箍桶匠,三阳失位是何祥。
  • 古诗《渔歌子·溅水月光染我衣》 - - 胡云飞 - - 溅水月光染我衣,银河落入小清溪。星坠饵,柳垂丝,惹来锦鲤二三鳍。
  • 古诗《留题仙游寺》 - - 魏野 - - 将从三峡泛扁舟,先向仙游寺里游。 水石却惊偏怪异,江山狂兴一时休。
  • 古诗《唐多令·花下笑声微》 - - 陆文圭 - - 花下笑声微。莺喉高又低。怪穿花粉蝶成围。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 莫道絮沾泥。狂风也解飞。恨残春九十将归。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   
  • 古诗《端嘉杂诗·苏卫灭胡同拜爵》 - - 刘克庄 - - 苏卫灭胡同拜爵,裴韩平蔡亦联镳。 只今光范门前客,太半河阳幕下寮。
  • 古诗《墨菊图·绿云架上草龙蟠》 - - 唐寅 - - 绿云架上草龙蟠,马乳含秋露下干。 昨日文园愁肺渴,几丸嚼破蔗浆寒。
  • 古诗《重别薛华》 - - 王勃 - -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