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甘瑾的诗 > 赠人戍襄阳·汉水荒城外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人戍襄阳·汉水荒城外

朝代:明代诗人:甘瑾时间:2017-07-24
汉水荒城外,频年汗马场。
舟车通馈饷,部曲杂耕桑。
幕府文书暇,烽楼警逻长。
山公有爱将,日醉习池旁。

诗人甘瑾资料

赠人戍襄阳作者甘瑾

甘瑾 字彦初。江西临川人。元末明初诗人。 明初任严州(现属杭州)同知。元末张翥侨居云锦山中,甘瑾和张可立等与之往还唱和。张翥评其诗为美女簪花。其诗专工律体,悲怆婉丽,多故国旧君之思。诗集久已散..... 查看详情>>

甘瑾古诗词作品: 《寄张可立·旅泊他乡有岁年》 《题何梅阁山居》 《钱塘怀古·咸洛腥膻几百州》 《赠人戍襄阳·汉水荒城外》 《读文丞相传·万里胡天泣楚冠》 《西师·中兴实藉群公力》 《寄张雪坡》 《水南晚眺·山风萧萧群木落》 《雨中书怀·南窗坐掩读残书》 《赠地理者·囊中一卷郭氏书

赠人戍襄阳·汉水荒城外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人戍襄阳·汉水荒城外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挽词·移居水竹居》 - - 钱载 - - 移居水竹居,苦忆种梅初。夜火孺人议,春阴佳客醵。冠须峨道德,帚欲敝樵渔。早付冰花觉,凄凉一梦疏。
  • 古诗《凭栏人·客有吴郎吹洞箫》 - - 倪瓒 - -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 古诗《闲居·读易忘饥倦》 - - 梅尧臣 - - 读易忘饥倦,东窗尽日开。庭花昏自敛,野蝶昼还来。谩数过篱笋,遥窥隔叶梅。唯愁车马入,门外起尘埃。
  • 古诗《施二公子归里》 - - 毛奇龄 - - 杨柳河桥散晓烟,相携苦忆十年前。洲边讲学逢官舍,烛下题诗对客筵。驿路计成新岁月,江南归向暮春天。还家若问青房李,朱仲园头未卖钱。
  • 古诗《游仙·少小璇宫织》 - - 朱彝尊 - - 少小璇宫织,当窗机九张。天孙分重锦,价直百千强。欲渡明河去,牵牛不服箱。谪来北斗下,无计挹仙浆。
  • 古诗《游仙诗·仙馆巍峨岂易迁》 - - 张鸿 - - 仙馆巍峨岂易迁,尊官骈进万千员。老彭耻与群儿戏,一卧空山八百年。
  • 古诗《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 - 李弥逊 - - 昭亭高隐倦淹留,归驭飘然下十洲。我亦半生随泛宅,故园空忆洞庭秋。
  • 古诗《挽董若思明经》 - - 张煌言 - - 昨夜贪狼照越军,早嗟玉折与兰焚。孤臣错拟清河客,力士空求沧海君!函谷丸泥封未得,丰城剑气杳难分。悲歌不独为姻娅,雁影遥天奈失群! 
  • 古诗《译鲁拜集·沉沉消息七环杯》 - - 黄克孙 - - 沉沉消息七环杯,伊览芳华尽劫灰。唯有野花红似昔,年年争向水边开。伊览。古波斯名城,现已埋没土下。
  • 古诗《关山·少妇织新丝》 - - 孔武仲 - - 少妇织新丝,人来不下机。斜阳过茅屋,郎亦采樵归。
  • 古诗《挽张之洞联·兰陵儒效古难几》 - - 张灿 - - 兰陵儒效古难几,笞捶暴国调燮寰区,更设教随时,英杰化邪说畏庸众愧嵬琐逃,上下二千年,吾见其人,江汉秋阳亲大道;崧岳神灵今诞降,伯仲湘阴颉颃武定,况抗怀在昔,康成经孟坚史昌黎文宣公疏,纵横九万里,物无异望,华夷同日哭奇才。...
  • 古诗《临江仙·过惠河感即事》 - - 叶绍本 - - 渺渺寒流明古渡,斜阳云影初收。蓼花滩畔木兰舟。沙边渔唱晚,烟外橹声柔。极望长天连海曲,风前顿触离愁。廿馀年事懒回头。乌梭天上织,鸿爪雪中留。
  • 古诗《忆江南·重九节》 - - 周星誉 - - 重九节,记返越溪边。十里青山堆稻路,一湖纤月卖菱船。画出暮秋天。
  • 古诗《欲到丰城不果》 - - 邓雅 - - 可惜丰城地,船中瞥眼过。楼台新雉堞,戎马旧山河。龙剑知谁得,虬须奈老何。临风屡回首,重到恐蹉跎。
  • 古诗《安平镇城·危城映白沙》 - - 孙元衡 - - 危城映白沙,天与海为涯。日射千樯影,黄龙出浪花。
  • 古诗《江行·楚城方薄暮》 - - 彭孙遹 - - 楚城方薄暮,北望思悠悠。何事天涯客,频移江上舟。蒲帆风力驶,莲叶雨声秋。归计沧洲晚,闲心愧白鸥。
  • 古诗《寄邓师厚·庾岭前头梅散漫》 - - 吕南公 - - 庾岭前头梅散漫,灊山东下水漼溰。二年时节俱为客,千里家山各未归。俛睫游从真丑谬,方头言论易乖违。人间胜事知多少,专把凄凉属布衣。
  • 古诗《齐东王故邸怀旧游有作》 - - 王世贞 - - 尚忆梁园设醴辰,湖帘乳燕赤榴新。榴分安石珊瑚细,醴出中山琥珀醇。明月如悬飞盖影,春风忽散曳裾人。何当华屋飘零句,把向羊昙醉里论。
  • 古诗《岳王坟下作·驱车曾拜荡阴祠》 - - 陈湋 - - 驱车曾拜荡阴祠,又向吴山奠酒卮。击贼恨无朱泚笏,沉冤先恸曲端旗。本来二圣还何处,从此偏安局不支。太息东隅同铸错,胥潮喷薄涌鸱夷。
  • 古诗《看方志敏同志手书有感》 - - 叶剑英 - - 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