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胡奎的诗 > 筑堤谣·朝凿西山石原文及翻译赏析

筑堤谣·朝凿西山石

朝代:明代诗人:胡奎时间:2023-04-07
朝凿西山石,暮填东海水。
西山石可尽,海水浩无底。

诗人胡奎资料

筑堤谣·朝凿西山石作者胡奎

胡奎(公元一三三一年左右至?年),字虚白,海宁人。生于元文宗至顺中,卒年不详。至正间,尝游贡师泰之门。明初,以儒学徵,官宁王府教授。晚年,尝泊舟鄱阳望湖亭,因以自号。奎撰有斗南老人集六卷,《四库总目》行于..... 查看详情>>

胡奎古诗词作品: 《江南曲·湘云剪舞衣》 《番湖舟中·番君湖上雨晴天》 《学古轩·张公志于学》 《送戴伯聚还天台》 《月下闻钟·二千馀里故乡月》 《挽高处士·忆昨相寻高处士》 《题山居图·数日不踏青林间》 《双孔笛·混沌谁分浊与清》 《凉州曲·曾闻一斗酒》 《送黄将军分镇台城

筑堤谣·朝凿西山石原文及翻译赏析

筑堤谣·朝凿西山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抚琴歌·登庐山兮郁嵯峨》 - - 庐山夫人女婉 - - 登庐山兮郁嵯峨,晞阳风兮拂紫霞。招若人兮濯灵波,欣良运兮畅云柯。弹鸣琴兮乐莫过,云龙会兮登太和。
  • 古诗《蛱蝶·水上蜻蜓木上蝉》 - - 姜特立 - - 水上蜻蜓木上蝉,醯鸡飞舞瓮中天。如何尔独多情思,结得千花百卉缘。
  • 古诗《重汎宫亭湖效刘桢体奉贻周副使》 - - 毛奇龄 - - 汎汎宫亭湖,沿洄出彭蠡。山川互盘纡,云霞散成绮。念君蓬瀛姿,沧波浩无纪。岂无鸿濛期,流滥自兹始。
  • 古诗《南雄别友人·风吹杨柳枝》 - - 彭孙遹 - - 风吹杨柳枝,花落东城陌。日暮对芳樽,归人转为客。
  • 古诗《卓水泉·镜中流水画中山》 - - 王恽 - - 镜中流水画中山,酒尽银瓶兴未阑。碧玉沼深人不见,桃花飞度翠琅玕。
  • 古诗《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同赏梨花》 - - 强至 - - 千株缀雪绀园中,数顷花开几度逢。体莹直忧春欲妒,色孤犹喜月相容。香浮翠盖台光近,瓣落清樽饮兴浓。公恰徘徊吟妙句,不须忙打寺楼钟。
  • 古诗《挽方柳桥太守联》 - - 吴獬 - - 薏苡谤何代无之,辨白明珠,愧我因循让朱勃;芙蓉城岂公归去,主持福地,知天斟酌付张华。
  • 古诗《采桑子·和冯延巳》 - - 顾随 - - 熏笼对倚情无限,月落灯残。旧恨新欢。乍暖春宵复乍寒。百年莫恨生涯短,哀乐相干。此意难判。相别相逢总一般。
  • 古诗《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 - 刘过 - - 文伟当年记鄂城,崎岖蜀道播英声。何如衣锦枌榆社,卧护元戎十万兵。
  • 古诗《闰月七日织女》 - - 王湾 - - 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
  • 古诗《失调名·身体黑如漆》 - - 敦煌曲子 - - 身体黑如漆。目伤复面皱。面上三殊泪,唇哆耳尸陋。
  • 古诗《如梦令·晓梦未离鸳被》 - - 卢蕴真 - - 晓梦未离鸳被,忽被啼莺惊起。浓翠扑帘旌,飞遍一庭红紫。弹指。弹指。九十日春去矣。
  • 古诗《送汝明宗叔作宰惠安》 - - 王缜 - - 百年一派本关情,况复斯游是远程。磨炼不愁新政令,行藏应念旧家声。期将卓鲁规模立,直使闽泉瘴疠清。倾耳朝端消息好,此心秋月玉壶冰。
  • 古诗《新曲米酒歌·骄阳行空势方烈》 - - 蒲道源 - - 骄阳行空势方烈,刈麦农夫宁惮热。天旋雷动飞玉尘,雾渤云蒸成曲糵。麦秋方罢还插秧,䆉稏西风千顷黄。腰镰肩担行相逐,共趁晴色催登场。碓舂糠秕光如雪,汲泉淅米令清洁。炊糜糁曲同糅和,元气絪缊未分裂。瓮中小沸微有声,鱼沫吐尽秋江清。脱巾且漉仍且饮,陶然自觉春风生。君不见渊明...
  • 古诗《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元宵席上》 - - 强至 - - 席上香风转绮罗,北门东道汉萧何。灯摇万井年光嫩,月覆千闾夜色多。楼阁影重占物阜,管弦声洽验民和。相公不惜阳春曲,传与都人每岁歌。
  • 古诗《艮岳百咏·玉霄洞》 - - 李质 - - 披香寻径百花中,蝶引蜂随路不穷。但见凌霄缠古木,洞天应与碧虚通。
  • 古诗《晚游·独步斜阳欲暮天》 - - 周云阁 - - 独步斜阳欲暮天,柳条袅娜惹人怜。一溪清水明如镜,照得渔人倒坐船。
  • 古诗《元丰癸亥秋季赴官郴岭舣舟樊口与潘彦明范亨》 - - 张舜民 - - 江上秋风九日寒,故人樽酒暂相欢。如何塞北无穷雪,却坐樊山竹万竿。
  • 古诗《必大弟赴新城簿》 - - 赵孟坚 - - 乃翁换官班,几郁青云志。 晚以身徇国,而得禄及嗣。 妙年当朊仕,应识珍重此。 簿领职任轻,正合亲文史。 东安吾旧游,山水清且美。 编户虽不稠,而亦有文士。 择友如择木,所贵高於已。 游观固有时,要在不逾礼。 饮爵不过三,马向垣涂履。 幕府傥留连,谨仰如处子。 切勿事轩昂,攻者蠭蝟起...
  • 古诗《呈诚斋·老监过陈实》 - - 张镃 - - 老监过陈实,贤郎似窦群, 共将奇句了,不许外人分。 访我三竿日,萦檐一炷云。 当家相见处,那此世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