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袁凯的诗 > 竹枝歌·日日花前金叵罗原文及翻译赏析

竹枝歌·日日花前金叵罗

朝代:明代诗人:袁凯时间:2023-04-04
日日花前金叵罗,百年能得几经过。
花开花谢还人老,狂客狂吟莫厌多。

诗人袁凯资料

竹枝歌·日日花前金叵罗作者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查看详情>>

袁凯古诗词作品: 《古意·陶潜不愿仕》 《无题·门外青青草》 《夜至瓜洲·瓜洲人家灯火微》 《古意·蓐食出门去》 《日莫即事·茅屋秋来破不胜》 《赋许思敬真率朝》 《独坐荒园·独坐荒园生事微》 《上已日饮朱叔重东园》 《马氏西园宴别吴进士善卿》 《赋梅花清梦·江头陇畔忽经行

竹枝歌·日日花前金叵罗原文及翻译赏析

竹枝歌·日日花前金叵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减字木兰花·圣节鼓子词》 - - 姚述尧 - - 薰风解愠。手握乾符躬揖逊。廊庙无为。天子亲传万寿卮。恩覃湛露。和气欢声均海宇。嵩岳三呼。父子唐虞今古无。
  • 古诗《江天阁观姜九画燕矶送别图》 - - 龚鼎孳 - - 涉险穷幽赏,崖悬磴道深。受风纤叶乱,过午大江阴。迫促生能事,艰难感故林。素交分手地,并入雁行心。
  • 古诗《杂诗·平生不了事》 - - 曹于汴 - - 平生不了事,凭此数行书。抱病逾一载,方寸成荒墟。短檠未能亲,药饵时则茹。解组归田里,所怀宁此知。厥虑匪朝暮,那不惜居诸。
  • 古诗《抵岭南呈绎堂先生》 - - 严如熤 - - 戈船横海旧登坛,幕府相依尚素冠。丞相舍人容魏勃,将军门客愧任安。曾怜誓墓情怀切,敢惮从戎道路难。铜柱即看铭越秀,蒲帆会许挂湘澜。
  • 古诗《證道歌·八解六通心地印》 - - 释印肃 - - 八解六通心地印,晃晃恢恢非远近。六通八解者全彰,念彼劳生提后进。
  • 古诗《梅坡·江南开最蚤》 - - 陈宓 - - 江南开最蚤,犹及仲春时。此地先飞雪,多情却愿迟。
  • 古诗《感兴·天位穹窿地势低》 - - 胡布 - - 天位穹窿地势低,中间交媾育群黎。陶钧汗漫乾坤洽,吹万参差物我齐。四海涵濡杯勺水,九州埏埴弹丸泥。自从囊括成功用,一气循环表路蹊。
  • 古诗《曹氏园亭阻雨杂咏》 - - 郑岳 - - 地僻人踪断,亭幽鹤梦长。繁花交短径,瘦竹倚巍墙。信宿情犹恋,平生意敢忘。辛勤三十载,无计办山庄。
  • 古诗《过友人山庄·蕙带缠腰复野蔬》 - - 姚合 - - 蕙带缠腰复野蔬,一庄水竹数房书。举头忽见南山雪,便说休官相近居。
  • 古诗《榕溪阁·榕声竹影一溪风》 - - 刘克庄 - - 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
  • 古诗《和王维学海南还韵》 - - 卢琦 - - 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灯下吟风山鬼啸,岭南春雨竹鸡啼。炎天海国瘴云合,深夜乡关客梦迷。昔日持书到乌府,五花骢马骋霜蹄。
  • 古诗《院中观莲·谁种名花近玉堂》 - - 孙承恩 - - 谁种名花近玉堂,地灵物异发祥光。风披白日翻琼盖,露冷青冥浥绛裳。浪说齐宫曾拟步,不须汉署别焚香。閒来吟眺浑忘倦,葛苧飕飕生暮凉。
  • 古诗《挽喻朝奉·九十老生涯》 - - 员兴宗 - - 九十老生涯,绯衣落照斜。长安三度客,蜀县半庭花。饭素匙抄雪,麻头袜带沙。秋风空色相,飞入梵王家。
  • 古诗《秋怀·村晚归牛下》 - - 陆游 - - 村晚归牛下,林昏宿鸟喧。微升天际月,半掩水边门。衣杵悲边信,渔歌断客魂。老人交旧尽,此意与谁论。
  • 古诗《元日述怀·筮仕无中秩》 - - 卢照邻 - -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 古诗《贫贱·多病吴中一腐儒》 - - 卢襄 - - 多病吴中一腐儒,新来铅水照髭胡。扫地静怜黄吻婢,缚鸡卖遣白头奴。
  • 古诗《荆州亭·晚眺》 - - 彭孙遹 - - 小阁愁来独倚。四合彤云垂地。若要不思乡,夜夜除非沉醉。酒后寒生半臂。著处牵萦人意。珍重旧罗巾,曾揾美人香泪。
  • 古诗《琼台西路·一夜天台雨》 - - 高似孙 - - 一夜天台雨,青鞋蹋尽沙。添将清瀑水,浊尽碧桃花。涉涧锄生术,和云嚼野茶。便无仙骨分,不敢更思家。
  • 古诗《次弟观与龄叟诗韵》 - - 陈著 - - 雪窦飞来一片云,寺门兴起总由身。 钟鱼饭众有今日,钲鼓粥神多信人。 两阁眼空风黑夜,四川手植雨清春。 我今亦是陶潜辈,三笑图中就写真。
  • 古诗《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 - - 杨万里 - -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