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洪适的诗 > 左举善求草堂诗·孤山佳处著茅庐原文及翻译赏析

左举善求草堂诗·孤山佳处著茅庐

朝代:宋代诗人:洪适时间:2019-08-14
孤山佳处著茅庐,饱看云烟自卷舒。
莫向淮南恋戎幕,松关恐有绝交书。

诗人洪适资料

左举善求草堂诗作者洪适

洪适(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洪晧长子。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乐平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二月,与弟洪遵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 查看详情>>

洪适古诗词作品: 《九日欲为云松之集以病倦而辍》 《次韵蔡瞻明木犀》 《余吏部挽诗》 《小隐芝草·芝丛盈百见闻希》 《答林神童·快睹终童英妙时》 《山居·榴花城》 《杂咏下·嘉庆子》 《盘洲杂韵·人面竹》 《次韵蔡瞻明惜花五绝句》 《招曾宏父待雪

左举善求草堂诗·孤山佳处著茅庐原文及翻译赏析

左举善求草堂诗·孤山佳处著茅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星岩·临壑荷香》 - - 刘克治 - - 芙蕖灼灼出波新,桂楫雕航沥水滨。为问当年曹子建,殊观何似洛川神。
  • 古诗《次韵程兄投赠》 - - 方岳 - - 北里南邻尽往还,那知有客住云间。相过肯作乡人面,问讯春溪两岸山。
  • 古诗《晨游东塔寺遂登朱会稽墓》 - - 彭孙贻 - - 沧海归舟客,行吟落木诗。晨钟来古寺,幽藓读残碑。柳岸秋蓉冷,寒塘晓露滋。回看买臣墓,荒草总离离。
  • 古诗《句·紫蟹膏应满》 - - 陶弼 - - 紫蟹膏应满,丹枫叶未凋。
  • 古诗《展断事公墓·高皇肃人纪》 - - 方苞 - - 高皇肃人纪,义气忾环瀛。作庙褒余阙,开关送子英。微臣知国耻,大节重科名。呜咽穷泉路,应随正学行。
  • 古诗《李制置生日·披荆重立小朝廷》 - - 魏了翁 - - 披荆重立小朝廷,风递南薰入扇巾。大势已冯天祚宋,中兴更赖岳生申。扶持命脉还吾蜀,消息精神运此身。人愿武公归入相,我祈河内且留恂。
  • 古诗《贺新郎·柳暗清波路》 - - 辛弃疾 - - 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鸣橹。黄陵祠下山无数。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愁为倩...
  • 古诗《题宝塔·塔本无缝》 - - 释印肃 - - 塔本无缝,真如不动。说此经处,涌出虚空。释迦多宝,听说如梦。东西无二,见见不同。无刹不收,无色不融。层层落落,光影重重。恒河沙劫,尽入其中。三世诸佛,一法身通。针劄不入,寿量无穷。目连舍利,常隐于中。阿育王像,妙色金容。天龙八部,万亿灵通。擎山持杵,遍满虚空。护持礼塔,摧灭魔踪...
  • 古诗《遥和南巢脩禊》 - - 彭孙贻 - - 春缛丰溪散瀫纹,名流禊事远相闻。曹王祠庙多芳草,吴越山川自白云。逆水游鱼觞共泛,吟风谷鸟韵同分。群贤诗就谁诠次,作序还应属右军。
  • 古诗《游蕲州赤龙湖》 - - 问云 - - 暑天思远适,解舫任游遨。龟甲缘青陆,龙鳞伏碧涛。清虚澄野逸,澹滟漉尘劳。唤作阆风客,阳滨采白蒿。
  • 古诗《译鲁拜集·愿见仙人启玉楼》 - - 黄克孙 - - 愿见仙人启玉楼,天书细细写从头。生涯不为重斟酌,便把微身一笔勾。
  • 古诗《送尤安礼·君子之马》 - - 杨士奇 - - 君子之马,六辔如丝。言念君子,如璋如圭。其德不爽,敬慎威仪。
  • 古诗《春夜述怀·多病无安枕》 - - 吴与弼 - - 多病无安枕,长吟更短吟。园林初雨歇,花柳已春深。身世双秋鬓,乾坤独苦心。明朝风日好,何处快登临。
  • 古诗《耕父词·朝耕山下田》 - - 孙蕡 - - 朝耕山下田,暮耕山下田。辛苦食筋力,持此终岁年。耕田得谷岂不乐,但愿年丰莫作恶。
  • 古诗《蜻蜓·闲傍清波款款飞》 - - 华岭 - - 闲傍清波款款飞,小园深处度斜晖。临池谁识蜻蜓乐,舞罢风前得所依。
  • 古诗《苑中·倾国名花七宝阑》 - - 朱诚泳 - - 倾国名花七宝阑,红娇粉腻怯春寒。长安多少豪华客,惟解懵腾醉里看。
  • 古诗《甲子春日·海棠枝上晓莺啼》 - - 周紫芝 - - 海棠枝上晓莺啼,栀子花边蛱蝶飞。贪看游蜂偷蕊去,不知双燕得泥归。
  • 古诗《题袁督师诗轴真迹》 - - 李洸 - - 慷慨筹边期五载,长城自坏本疑猜。吞声忍读滩声纪,伸纸龙蛇万壑哀。
  • 古诗《探梅绝句·雪后苍茫立水滨》 - - 李洪 - - 雪后苍茫立水滨,香肤不粟自生温。 南枝钟美知春早,未使蛮烟蜑雨昏。
  • 古诗《夜香·投老误乘传》 - - 陆游 - - 投老误乘传,窃食惭无功。 清夜一炷香,实与天心通。 忤物虽至愚,许国犹孤忠。 一念倘自欺,百年宁有终。 上帝职造化,生杀操至公。 稽首矢此心,其敢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