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矶诗》鉴赏

朝代:南北朝诗人:鲍照古诗:登黄鹤矶诗更新时间:2020-09-23
首二句“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写登黄鹤矶时所见眼前景物并点明季节:大雁南飞,寒风北来,树叶纷纷零落,使大江边的渡口平添了一派肃杀萧条景象。这二句意象开阔而又苍凉,一开始就使诗蒙上了一种抑郁低沉的情调,起手不凡。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称其可与屈原“洞庭波兮木叶下”比美,并非虚美之辞。
三、四两句,切题之“登”,写诗人登上黄鹤矶,俯视着莽莽长江,不由得悲从中来,抚弦怆然。“商”是凄厉的高音阶,诗人满腔悲愁之余,琴弦高张,琴声凄绝,直弹到弦子蹦然而断。此时江上又传来阵阵渔歌,这歌声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悲凉,使诗人胸中一悲未已,一悲又起。当时,诗人已年近五十,近三十年的飘泊奔波生活,使他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不再四乡奔波。这次他在临上荆州时的《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中,就已吐露了“奉役涂未启,思归思已盈”的不愿离乡远行之情;而此时秋景的肃杀,使他联想到人生暮年的来临,大江的川流不息,使他痛感生命的一逝不返,诗人不禁索琴急弹、一泻悲怀。
中间四句,正面写登临所见。诗人由武昌往江陵,不得东回,故云“适郢无东辕”。下句“还夏有西浮”,借用《楚辞·哀郢》中“过夏首而西浮”句,诗人前往江陵,故只有浮舟西行。“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荆州记》:“江至浔阳,分为九道。”诗人远眺家乡,却不得而见,只有收回目光,近看眼前的江流纵横。这四句看上去全似客观叙述,然其中却贯注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上二句用《哀郢》语,暗示自己的西行,也如屈子去郢一般是极不情愿之事。下二句中,“丹”字是全诗唯一暖色调字眼,而它偏偏又标志着故乡的方位,足见在一片灰暗秋景中,唯有故乡方向的一片阳光,才能给诗人心头带来一丝暖意。这“丹”字色彩的与全诗不协,正显示着故乡与黄鹤矶——亦即奔波宦程的象征——之间的鲜明对立。至于那九派乱流,正是望故乡而不见的诗人内心茫乱的外化。一个“沧”字,又从音节上使读者联想到景色的“苍”凉、内心的悲“怆”,含蕴极为丰富,而外表又极不露声色。
后四句,写登临眺望所引起的感受和当时的心情。“泪竹感湘别”,用舜二妃事,《博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尽斑。”但这些又不能驱散自己心中的无穷悲愁。点明悲愁心绪,收束全篇,照应前文的断弦、悲歌,首尾呼应。一个憔悴老病、忧愁万端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此诗对仗工稳,是向永明体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遣词造句也形象生动,蕴藉含蓄。首二句尤其警策,而唐代孟浩然的“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早寒有怀》),受此二句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
[1] 圃人:菜农。艺植:种植。
[2] 善贾(gǔ):指富商。笑:轻视、讥笑。
[3] 巧宦:善于钻营的官吏。贱:瞧不起。
[4] 养:指奴仆。关市:设在交通要道的集市。
[5] 深利:厚利。穷:穷尽。海陆,指水陆产品。
[6] 轺(yáo):一种轻便马车。金羁:金丝制的马络头。
[7] 当垆:又作“当炉”,卖酒。珠服:饰有珠宝的衣服。
[8] 逸身:使身体安逸。伎(jì):通“技”。
[9] 坐:指坐享。粱肉:精美的膳食。
[10] 属:适逢。
[11] 政缓:政治宽缓。平睦:公平和善。
[12] 及:及时。耘艺:锄草种植。
[13] 芟(shān):收割(蔬菜)。此句参《诗经·七月》诗注。
[14] 泽:水洼地。繁高:庄稼繁盛高大的样子。
[15] 山营:山地经营的作物。登:成熟。
[16] 锸(chā):一种似锹的挖土农具。
[17] 结茅:搭建茅草棚。
[18] 尚醇:崇尚淳朴。醇,通“淳”。
[19] 宁知:哪里知道。翻复:翻转、颠倒。

诗人鲍照资料

鉴赏作者鲍照

鲍照(412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 查看详情>>

诗人鲍照作品: 《春羁诗·征人叹道遐》 《采菱歌·缄叹凌珠渊》 《赠故人马子乔诗》 《王昭君·既事转蓬远》 《咏双燕诗·双燕戏云崖》 《登庐山诗·悬装乱水区》 《酒后诗》 《园中秋散诗·负疾固无豫》 《拟行路难·君不见蕣华不终朝》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

《登黄鹤矶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