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暮春漫兴》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定风波·暮春漫兴更新时间:2018-01-08
《定风波·暮春漫兴》,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闲居带湖之作。上情下景,情景交融。上片以少年春意狂态,衬托老来春意索然。下片风卷残花,当悲,但以“休恨”开解;“花开元自要春风”,一反一正,寓意颇深,耐人寻味。春归无迹,但飞燕却于来时夕阳中相见,则于迷惘惆怅间,掠过一缕欣慰情思。
此词为辛弃疾被罢官之后闲居带湖时所作。这时的诗人正值悲伤之际,闲居带湖的生活以及被罢官后的落寞心情让他更加觉得悲凉,以至于看到春风吹掉了花瓣,燕子飞于春风之中这样的春景,在诗人眼里也满是萧条,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被罢官的愤懑之情,然而尾句写到燕子于夕阳中遇到春天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抱有信心。
注释
⑴暮春:春末,农历三月。《逸周书·文傅》:“ 文王 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⑵漫兴:漫不经意,兴到之作。明杨慎《木泾周公裒集鄙诗刻之作此以谢》诗:“漫兴诗成散逸多,玉人彩笔为编摩。”
⑶少日:少年之时。清纳兰性德《湘灵鼓瑟》词:“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
⑷插花:戴花。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 卫恒 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
⑸走马:骑马疾走;驰逐《诗·大雅·绵》:“ 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
⑹钟:酒杯。千钟极言粮多。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一说八斛为一钟,又谓十斛为一钟。《孔子家语·致思》:“ 季孙 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
⑺病酒:饮酒沉醉。《晏子春秋·谏上三》:“ 景公 饮酒,酲,三日而后发。
⑻茶瓯:一种茶具。
⑼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茶瓯(ōu欧):茶罐。香篆(zhuàn音同“赚”):篆字形的盘香。宋范成大《社日独坐》诗:“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同时,该词又有香名的意思,形似篆文。 宋洪刍《香谱·香篆》:“[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⑽帘栊:挂有帘子的窗户。亦作“ 帘笼 ”。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笼,悬光入丹墀。”
⑾残花: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庾信《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⑿元自:原来,本来。唐杜甫《伤春》诗之二:“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
⒀飞燕:飞翔的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作品译文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春风把剩下的花瓣也给卷走了,但它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是由于春风的吹拂。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

诗人辛弃疾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定风波·暮春漫兴》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