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乐羊为魏将》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陈子昂古诗:感遇诗·乐羊为魏将更新时间:2020-02-15
全诗质朴刚健,寄寓遥深。诗中写了两个历史人物:乐羊和秦西巴。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把其子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觉得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孟孙到野外去打猎,猎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认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王子。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疏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不可能有忠心。一个怜悯孤兽,私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他对国君肯定是能忠心到底的。
陈子昂作这两首诗是有感而发的,当时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甚至杀了太子李宏、李贤、皇孙李重润。上行下效,满朝文武大臣为了效忠于武则天,作了许多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大臣崔宣礼犯了罪,武后想赦免他,而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却坚决要求判处崔宣礼以死刑,头触殿阶流血,以表示他不私其亲。陈子昂对这种残忍奸伪的政治风气十分厌恶。但是又不能正面谴责,因而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首咏史诗,实质上是一首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讽谕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说它“刺武后宠用酷吏淫刑以逞也”,是道出了诗人旨意的。
这首诗是组诗《感遇三十八首》的第五首。前二句说市井商贩们自以为技巧聪明,对神仙道术的了解不如小孩子。三四句说商人们对财富的行为:倾轧争夺并相互夸耀自己的奢侈,根本没有考虑自己最后的结果。五六句引用了仙人壶公的故事。根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记载,仙人壶公在街头悬壶卖药,到了晚上就跳入壶中,只有费长房能够看见。于是费长房也跟着跳入壶中,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这两句说,难道这些市井商贩们没有看过得到神仙,到壶中观察世道。这里蕴含当局者迷之意,要看清人世人生的本质,要跳出这个世界才能看清。最后两句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要抛弃尘世,才能达到高深莫测的境界,才能顺应天道规律,才能适应宇宙的无穷无尽。

诗人陈子昂资料

鉴赏作者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 查看详情>>

诗人陈子昂作品: 《观荆玉篇》 《感遇诗·玄蝉号白露》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群公集毕氏林亭》 《感遇诗·吾观昆仑化》 《田光先生·自古皆有死》 《感遇诗·白日每不归》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 《宿襄河驿浦·沿流辞北渚》 《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感遇诗·乐羊为魏将》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