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衡山列传》赏析
该篇是淮南厉王刘长及其子刘安、刘赐的合传。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之后刘安继封淮南王,刘赐封庐江王转徙衡山王。刘安为报父仇,串通刘赐密谋反叛,事泄后二人皆自杀国除。按《史记》体例,写诸侯王生平当立“世家”,而这里降为列传,乃是对刘长父子的叛逆之罪表示贬抑。这种变通处置之法,与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相同,都反映了作者维护汉家一统,反对分裂割据的政治态度。
通篇命意一线到底,是本传写法上很明显的一个特色。这一贯串全篇的主旨就是揭露刘长父子的悖乱之罪。据此,传文既详尽陈述他们先后谋反的事实经过,同时又揭示了促成其叛逆与覆亡的种种原因。总的看,写作角度单一,笔墨是非常集中的。比如淮南王刘安雅爱文学,曾召集众多宾客编著《淮南子》,这部书虽是反映西汉前期哲学政治思想的重要史料,但是因与主旨无关被略去不述;而刘安整个蓄意谋反的过程,从起念头,到动手制造兵器,到案查地图加紧策划,到与伍被反复相商,到屡次做贼心虚欲发又止,到终因内乱导致阴谋败露——则一步步写来,不厌其详,非常周全。其中,记述谋臣伍被言论计谋的笔墨很多,充分表现了他在刘安谋反一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为了说明淮南厉王刘长胆敢谋反并非偶然,作者也详述了他多年来如何在汉文帝的姑息宽容之下越来越狂妄自大,藐视汉家王法的行径。总之,由于作者善剪裁,繁简有致,使得这篇篇幅很长,头绪纷繁,历时汉初五朝七十余年的三人合传,写得眉目清晰,不枝不蔓,而且文气顺畅、紧凑,读来全无拖沓及芜杂琐碎之感。
该传虽用一意到底的顺叙法写成,但文笔仍不乏变化。写刘安、刘赐的谋反事均用正笔,写刘长叛逆事则借大臣们上呈的奏章道出,用的是侧笔。写刘安和刘赐也同中有异,前者多记言语对话,而且叙议交错,开合有致。叙事中插入的两大段伍被口若悬河的议论文字,感情饱满,气势酣畅,富于文采,为全文增辉。其后写刘赐事则只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就明显不同了。
通篇命意一线到底,是本传写法上很明显的一个特色。这一贯串全篇的主旨就是揭露刘长父子的悖乱之罪。据此,传文既详尽陈述他们先后谋反的事实经过,同时又揭示了促成其叛逆与覆亡的种种原因。总的看,写作角度单一,笔墨是非常集中的。比如淮南王刘安雅爱文学,曾召集众多宾客编著《淮南子》,这部书虽是反映西汉前期哲学政治思想的重要史料,但是因与主旨无关被略去不述;而刘安整个蓄意谋反的过程,从起念头,到动手制造兵器,到案查地图加紧策划,到与伍被反复相商,到屡次做贼心虚欲发又止,到终因内乱导致阴谋败露——则一步步写来,不厌其详,非常周全。其中,记述谋臣伍被言论计谋的笔墨很多,充分表现了他在刘安谋反一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为了说明淮南厉王刘长胆敢谋反并非偶然,作者也详述了他多年来如何在汉文帝的姑息宽容之下越来越狂妄自大,藐视汉家王法的行径。总之,由于作者善剪裁,繁简有致,使得这篇篇幅很长,头绪纷繁,历时汉初五朝七十余年的三人合传,写得眉目清晰,不枝不蔓,而且文气顺畅、紧凑,读来全无拖沓及芜杂琐碎之感。
该传虽用一意到底的顺叙法写成,但文笔仍不乏变化。写刘安、刘赐的谋反事均用正笔,写刘长叛逆事则借大臣们上呈的奏章道出,用的是侧笔。写刘安和刘赐也同中有异,前者多记言语对话,而且叙议交错,开合有致。叙事中插入的两大段伍被口若悬河的议论文字,感情饱满,气势酣畅,富于文采,为全文增辉。其后写刘赐事则只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就明显不同了。
《司马相如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此文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传记。作者采用“以文传人”的写法,简练地记述了司马相如一生游粱、娶卓文君、通西南夷等几件事,而与此有关的文和赋却全文收录,“连篇累牍,不厌其繁”,计有《子虚赋》、《上林赋》、《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上书谏猎》、《哀二世赋》、《大人赋》、《封禅文》等八篇,文字之多,远超司马迁自己的记述,足见作者“特爱其文赋”,“心折长卿之至”。
诗人司马迁资料
文言文《淮南衡山列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高祖十一年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 - - - 司马迁 - - -《淮南衡山列传》
-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 - - - 司马迁 - - -《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衡山列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
- 古诗《彭越传》- - 注释译文 - - 作者:班固 2018-12-03
- 古诗《鲁仲连邹阳列传》- - 赏析 - - 作者:司马迁 2018-09-03
- 古诗《满江红·万灶貔貅》- - 创作背景 - - 作者:黄机 2018-04-02
- 古诗《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 注释译文 - - 作者:李煜 2018-03-14
- 古诗《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 创作背景 - - 作者:辛弃疾 2018-01-08
- 古诗《生查子·独游雨岩》- - 注释译文 - - 作者:辛弃疾 2018-01-05
- 古诗《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 创作背景 - - 作者:方岳 2017-12-04
- 古诗《六月十七日昼寝》- - 创作背景 - - 作者:黄庭坚 2017-11-10
- 古诗《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 赏析 - - 作者:苏轼 2017-10-31
- 古诗《画·远看山有色》- - 鉴赏 - - 作者:王维 2017-07-18
- 古诗《谒金门·孤檠侧》- - 赏析 - - 作者:王国维 2017-06-27
- 古诗《有所思·谁言生离久》- - 注释译文 - - 作者:萧衍 2017-06-13
- 古诗《代东门行》- - 鉴赏 - - 作者:鲍照 2017-06-07
- 古诗《开愁歌》- - 创作背景 - - 作者:李贺 2017-04-25
- 古诗《列女操》- - 创作背景 - - 作者:孟郊 2017-04-21
- 古诗《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 创作背景 - - 作者:高适 2017-03-30
- 古诗《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 创作背景 - - 作者:岑参 2017-03-22
- 古诗《客中行》- - 赏析 - - 作者:李白 2017-03-20
- 古诗《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 - 注释译文 - - 作者:王昌龄 2017-03-10
- 古诗《次北固山下》- - 鉴赏 - - 作者:王湾 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