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陆游古诗: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更新时间:2017-09-30
起四句为第一段,写从军南郑以前的诗歌。起句“学诗未有得”,是说缺乏自得之妙,还未能很好地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第二句,申明“未有得”的表现是还不免要“乞人残余”,意思是还要在别人的诗作中讨生活,向别人取材,向别人学技巧。三四句说当时在创作上虽然已“妄取”一点“虚名”,但对诗笔“力孱气馁”,未造雄劲,还有“自知”之明,回顾不免惭愧。这一段是自谦之词,为说明下段诗歌转变的重要性作铺垫,事实上诗人这时期已经有不少雄劲的作品。这段叙述中带议论,节奏较为平缓,但语言紧凑、精炼。
中间十二句为第二段,写从军南郑后诗境的改变,是全诗的重点。这段以具体的描写为主,笔调急剧转向壮丽,是古代论诗作品的一段极为出色的描写。段中起结两联用散句,其余三联全用对偶。“四十”两句承上转接,为下文总冒。陆游入南郑王炎宣抚使幕时是四十八岁,为期不满一年,时间段,却成为他生活中最乐于回忆的一段。“四十”岁是举整数;军中连日盛筵带有夸张,与其志趣密切相关。“打球”一联写校场、球场的广阔,检阅时兵马的众多。这一联是写室外的讲武、阅兵,写白天。“华灯”一联则是写军幕中晚上的“博弈”、歌舞;以“华灯”与“光照席”、“声满楼”写场面,以“宝钗艳舞”写人物,极为壮丽。“琵琶”一联写乐声和鼓声,也是写晚上,承上歌舞而来。这一联比喻恰切,形象生动,也写得很有气势。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感叹自己的经验未必被他人理解,从描写转向议论和抒情。他指出自己的实践体会,还未必为其他“才杰”所认识,如果对于生活和创作的关系,认识上有“秋毫”偏差,其效果的想去可能会有“天地隔”之远;又说自己虽无补于世,死不足惜,但这点体会不传达给他人,就像魏末嵇康被杀之前,他弹奏器《广陵散》琴曲,成为世间绝调那样可惜。这里对自己经验体会的大力肯定,以感慨语气出之,感情转向深沉,语言也极为精练。
全诗以夸张手法,出色地再现当年军中生活的场景,以当年军中生活场景来阐明诗歌创作的经验和规律。理在事中,转接突兀而法度严密,是阐明生活与创作关系极有说服力,极有艺术感染力的不可多得之作。
《泊公安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者先自述八年远行之后今日始回到公安渡头,又写江面夜景, 就景抒情,发为哀思,感叹自己虽少年时就以身许国,但迄今壮志未酬,人却已经衰老了。这首诗苍凉悲壮,意深境远,而又流美自然,无雕琢痕迹。
陆游入川后,曾参与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工作。能够亲临宋金对峙的前线,“宾主相期意气中”,并参加了一些小的战斗,牛刀小试,兴奋异常。这时的孝宗,尚有恢复之意,王炎也在积极进行军事部署。然而陆游在南郑不到一年,王炎便被召回,随即免职,他的幕僚也遭遣散。陆游奉调成都,北伐的热烈期待又一次破灭了。他仰天长叹:“渭水秦关原不远,著鞭无日涕空横。”(《嘉州铺得檄逆行中夜次小柏》)此后五年,他的生活是“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登塔》),但热血无时不在沸腾:“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二十七日夜醉中作》)。
淳熙三年,他又一次受到打击,嘉州知州之职被罢免。淳熙五年(1178)秋天,作者东归途中船泊湖北公安时,这是隔了整整八年之后重到公安,欣喜之余,不免有岁月蹉跎而所志不遂之哀,于是借此诗抒感。

诗人陆游资料

赏析作者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 查看详情>>

诗人陆游作品: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玉壶亭·玉壶亭上小徘徊》 《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 《樵夫·酸澀涧边果》 《湖上秋夜》 《神君歌·泰山可为砺》 《思蜀·白帝城边八阵碛》 《夜雨思栝苍游》 《对酒·断简残编不策勋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