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会·陪陵幕府诸名胜载酒双清赏芙蓉》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龙山会·陪陵幕府诸名胜载酒双清赏芙蓉更新时间:2018-03-28
“石径”三句,山上眺望荷花。此言词人与毗陵幕府中几位朋友一起登上一条曲折幽深的山间小路。峰回路转处,突见远处有荷叶田田如步障般遮住了水面,且红花绿叶相互挤压,煞是好看。“亚”,通压,如杜甫《上巳宴集》诗:“花蕊亚枝低”即是;“步障”,古代显贵出行所设的屏蔽风寒尘土的行幕。《晋书·石崇传》:“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小桥”两句,近观荷花。“仙佩”,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遗余佩兮醴浦”。注“佩,琼琚之属。”这里是以佩喻玉白色的莲子。词人说:我们从景色优美似梦境般的一条小桥上经过,见桥下“接天莲叶”一直连绵到烟水迷茫的护城河中。可是仔细寻找,还不见莲蓬的踪迹。“何处”五句,状荷花。“秋阴”即秋季。此处是说:现在整个天地都笼罩在初秋天的阴雨连绵之中,这儿的水面又是从什么人手中借来了似春天般艳红的丛丛荷花?最使人感到娇美妖娆的是这荷花色如醉酒人的脸颊,水滴在花瓣上简直就是泪珠洒在了红色的绡帕上一样美。
“摇落”三句,说明荷叶“众志成城”的气势。“摇落”,即凋残也,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此言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但水中的荷叶却是例外,它们却竞相显示出勃勃生机,好像希望留住西坠的夕阳,使得停留在短亭边的车马中人(即词人与幕府诸友)为这美妙的水上风景而陶醉忘归。“晓妆”两句,再赞荷花之美。“金谷”,即“金谷酒数”,语出石崇的《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此言荷花的形色好像经过妇女们精心保护的“晓妆”,至晚也没有毁损;其颜色又好像在金谷园的宴席中喝酒连连直至深夜的酒徒们的脸色一般酡红。“惊雁落”两句,状酒宴中热闹场面,扣题中“载酒”。此言与幕府中诸名士一起临流设宴,宴中有人清唱一曲助兴,其歌声震遏行云,似乎还惊落了空中的飞雁;又有人用酒祭酹水中荷花;还有的连连碰杯痛饮。“去未舍”两句,写赏荷花的酒宴散后恋恋不舍之情。言在赏荷酒宴上,大家一直豪饮到月亮西坠而已经挂在梧桐树的树梢上时,才恋恋不舍地散去。
龙山会·陪陵幕府诸名胜载酒双清赏芙蓉:https://www.gushilai.com/gushi/longshanhuipeilingmufuzhumingshe03.html
《生查子·稽山对雪有感》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写词人登稽山赏雪景遥望苏州而引起对故人苏姬的思念,并追述从前与苏姬分手时的情景,表达了深切的思亲及思乡之情。
此词应是在公元1246年(宋理宗淳祐六年)后,词人往返于杭州、越州(即绍兴)时所作。此时苏姬已离他而去,此是词人追忆苏姬之作。

诗人吴文英资料

鉴赏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龙山会·陪陵幕府诸名胜载酒双清赏芙蓉》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