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政篇》创作背景

朝代:明代诗人:王鏊文言文:亲政篇更新时间:2017-06-19
《亲政篇》是明代书法家王鏊所写的一篇文章。本文尖锐地指出上下间隔不通的危害,切中时弊。然而,他提出的恢复内朝亲政的办法没有被采纳。武宗以后,皇帝吏加亲信宦官,政治更加腐败,明朝终于走向灭亡的道路。
明朱元璋称帝后,取消了宰相职务,军政大事全由皇帝专断。但到明中叶后,皇帝大多只是耽于享乐,既不信任大臣,又懒于亲理政务,甚至连节日朝见百官的礼仪也很少举行,一些大事都依靠太监管理。明武宗朱厚照就是这样一个昏庸无道、淫乐嬉游、不问政事的典型。当时宦官刘瑾、谷大用等擅权专政,操纵国事,使皇命不得下达,国情不得上通。针对这种情况,王鏊写了这篇文章上奏,希望皇帝亲自执政、接见大臣,以纠矫朝政的弊端。
注释
1.亲政:皇帝亲自执政。
2.《易》:《易经》,古代占卜用书,后为儒家经典之一。《泰》:卦名,《易经》六十四卦之一。《泰》卦是由象征“天”的“乾”和象征“地”的“坤”组成,但坤在上,乾在下。古人认为这样一来,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两气从而相交,象征着君王、臣民的上下交融,所以叫做安泰的“泰”。
3.《否》:卦名,《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否》卦与《泰》卦相反,而是乾在上,坤在下。古人认为象征君王的“天”在上,象征臣民的“地”在下,两者气不能相交,所以叫做“否”(闭塞)。
4.壅阏:阻塞,堵住。
5.视朝:君王临朝。数刻: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为一百刻,数刻指时间极短。
6.奉天门:北京故宫的太和门。
7.堂陛悬绝:皇帝在殿堂上,臣子跪在台阶下,两者地位相差悬殊。
8.御史纠仪:封建王朝的御史官,上朝时监督纠举臣子不合礼仪的动作。
9.鸿胪:鸿胪寺的官员,负责朝会、祭祀等礼仪工作,相当于宫廷的司仪官。
10.通政司:明朝始设的负责收转内外奏章的机构。这里指通政司的官吏通政使。
11.库门:古代传说天子有五门,库门是比较靠外的一个门。
12.路门:古代天子宫廷中最里面的一个门。
13.《玉藻》:《礼记》中的一个篇名,它记载天子及贵族的生活规程。引文为节选,稍有出入。路寝:路门内的宫室,是君王处理政事的处所,也叫“燕寝”。
14.大司马:汉代官名,主管全国军事。左右前后将军:四种武官。侍中、散骑:官名。都是汉代皇帝的近臣。
15.丞相以下至六百石:指政府各级官员。六百石是汉制官员的俸禄。汉代二千石以上为高级官员。六百石指一般官员。
16.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17.起居:请安。问好。
18.三垣:古代天文术语,天文学家把天空星辰分为三垣、二十八星宿及其它星座。三垣在北极星周围,依次为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下句的“太极”应为“太微”。
19.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1368-1398)共三十一年。宋濂、刘基:均是明太祖的开国功臣。
20.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1403-1424)共二十二年。杨士奇、杨荣、蹇义、夏元吉:都是永乐以来成祖、仁宗、宣宗等朝的高官。
21.高閟:高大、幽深。鲜或窥焉:很少有人看到里面。
22.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1488-1505)在位共十八年。
23.无禄:同“不禄”。无福,不幸。
24.自尽:把自己的意见全部说出。
25.唐虞:唐尧、虞舜。明目达聪,嘉言罔伏:眼睛明亮,耳朵灵敏,正确的意见从不被埋没。
白话译文
《周易》的《泰》卦说:“君臣上下沟通就会志向一致。”它的《否》卦上又说:“君臣上下不沟通就不会成其为国家了。”因为上情下达,下情上呈,君臣上下成为一个整体,才可以称得上“泰”。而下情受到阻隔无法上达,上下不相沟通,那么有国家也形同虚设,这就是“否”呀。上下沟通叫泰,不然则叫否,自古以来莫不如此。然而上下阻隔,没有比近世更严重的了。君臣相见,仅仅是上朝那点儿时间,上下之间,也只是奏章批复为纽带,靠法令和制度来维持而已。这并非只是沿袭了旧例,也是上下地位悬殊所造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国家总是在奉天门举行朝会,从来都是如此,这可以称得上勤政了。然而殿堂台阶高峻,仪礼威严显赫,有御史来督察朝仪、鸿胪卿来检举失礼违法的人,通政司来引导上奏,皇帝只不过是看看而已,臣僚就谢恩告退,诚惶诚恐地退朝。照此看来,皇帝何曾办过一件事,臣僚又何曾进献过一言呢?这没有其它原因,只是因为君臣地位悬殊,关系隔绝所致,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君臣同处一殿,却有如万里的阻隔,臣僚即便有意见要陈说也无由陈说啊。
我认为,要做到君臣上下沟通,不如恢复古代内朝的制度。在周朝时候,有三种朝制:在库门外所设的为正朝,君主在这里向臣僚咨询和谋划政事;在路门外所设的叫治朝,天子每天在这里视朝;路门内所设的叫内朝,也叫燕朝。《玉藻》上说:“君主待日出时就视朝,退朝后在路寝听政理事。”这是由于在朝会上接见群臣,是为了正君臣上下的名分,而在路寝听政理事,是为了沟通远近各地的情况。按汉朝制度,有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等官员的朝会叫中朝,有丞相以下至六百石官员参加的朝会叫外朝。唐朝皇城的北面的南三门叫承天门,在每年的元旦、冬至,皇帝驾临这里接受各国的朝贡,这大概就是古代的正朝吧。它的北面是太极门,西面是太极殿,每月初一、十五日,皇帝在这里坐朝,这大概就是古代的正朝吧。再往北面是两仪殿,皇帝平时在这里坐朝理事,这大概就是古代的内朝。宋朝时,皇帝平时在文德殿听朝,臣僚每五天向皇帝的请安就在垂拱殿,元旦、冬至和皇帝寿辰的庆典,在大庆殿举行,而赐宴则安排在紫宸殿或是集英殿,进士考试则在崇政殿。侍从以下的官员,每五天就有一位上殿,叫做轮对,他要向皇帝陈说当前政事的得失利害。在内殿引见臣僚,有时也赏赐他们座位,有时免去他们穿朝靴的礼节,这大概还保留着三朝制度的遗风吧。原来上天有太微、紫微、天市三垣,天子效法它们。设立正朝,这是效法太微一垣,外朝是效法天市一垣,内朝是效法紫微一垣,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本朝皇帝寿辰、元旦、冬至等大朝会,在奉天殿举行,这就相当于古代的正朝。而平时在奉天门设朝,这就相当于古代的外朝。可是惟独缺少内朝,然而也不是缺少,那华盖、谨身、武英等殿举行的朝会,难道不是古代的内朝的遗制吗?洪武年间,如宋濂、刘基,以及永乐年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人,每天侍奉在皇帝身边。大臣蹇义、夏元吉等人,常常在便殿启奏应答政事。在那时,难道有上下阻隔的弊病吗?现在内朝还没有恢复,皇帝驾临平常的朝会后,众位臣僚就不再进见了,三大殿门高峻深闭,很少人能入内一见。因而君臣上下的情况,阻隔难通,天下的弊病就由此累积起来。孝宗晚年时,对此深有感触,多次在便殿召大臣商议政事。正将有所作为时,他便去世了,百姓无福分,没等到眼见天下大治的美好形势,臣民至今还对此深感遗憾。
长远而论,愿皇上效法圣明的先祖,就近而论,要仿效孝宗,全部铲除近世以来上下阻隔的所有弊端。在平常的朝会之余,再到文华、武英二殿设立朝会,以此效法古代内朝的制度。大臣们每三天或是五天就请安一次,侍从和台谏各一员上殿轮流奏对政事,各部有事请示皇帝裁定,皇上依据所掌握的情况来裁决,遇到有难于裁决的问题,就同大臣们当面商议。要经常引见群臣,凡是谢恩、告辞、觐见一类的,都要上殿向皇上陈说启奏。皇上虚心地向他们询问,和颜悦色地指导他们,如此一来,人人都能够畅所欲言。皇上即使深居九重内宫,但天下事情都能够鲜明地全部展现在眼前。外朝制度是用来正君臣名分的,而内朝制度是用来沟通远近情况的。这样一来,难道还会发生近世那样的上下阻隔的弊病吗?尧舜时代,圣上心明眼亮,好意见都不会被埋没,贤才全部为君王所用,也不过如此而已。

诗人王鏊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王鏊

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文学家。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 查看详情>>

诗人王鏊作品: 《送曾侍读士美之南京》 《送苏伯诚编修佥江西宪司提学》 《次韵东冈十咏》 《雪后有怀小适园·小圃今何有》 《瑞柑诗·洞庭千树绿》 《慰秉之·功名不用叹差池》 《五月十三日过东冈看新竹时杨梅正熟红绿掩映甚可观也诗因及之》 《哭同年刘景元谕德》 《和秉之得子·庭前骑竹便为羊》 《朱天昭始第进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邻

《亲政篇》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