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岑参古诗: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更新时间:2020-03-01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十二句说张秘书得以高升并任江淮转运使,独领大任,打开国家经济局面。第二层八句采用双扇并写的方法,总括“充判官”和“赴江外觐省”两事,表现张秘书慰老人舐犊之情,以成子辈孝养之义。第三层就送行之事写心怀,反映出有志文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尖锐矛盾,客观上揭露出封建政治中不可克服的弊病,同时反映了诗人愤慨不平的感情。
此诗写于广德二年(764),时岑参在长安,先任考功员外郎,不久转任虞部郎中。友人张秘书将随刘晏疏浚汴河,并探访江南尊亲,诗人感念其奉公和孝亲之义,临行寄诗以抒惜别之义,并叹息仕路的艰难,岑参作此诗相赠。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https://www.gushilai.com/gushi/songzhangmishuchongliuxianggongt25.html
注释
张秘书:不详。秘书,唐秘书省有秘书丞、秘书郎,掌经籍图书、课考功绩,均称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即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判官。刘相公:指刘晏,字士安,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刘晏通汴河是他于广德二年(764)罢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任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并领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时。相公,即丞相,此时刘晏已罢相,岑参沿用旧称。汴河:唐又称广济河,为大运河之一段,跨今河南、安徽两省。江外:谓长江以南地区。觐(jìn)省:探望父母。
泥蟠(pán):指龙盘伏于泥中。这里指不得志。蟠,盘曲而伏。
风抟(tuán):乘风而上。抟,凭借。
墀:台阶。
青云端:喻地位高。
麒麟阁:汉阁名,为宫中收藏图书处。唐秘书省掌图书,故称。
獬豸(xiè zhì)冠:御史所戴帽。獬豸,传说中的怪兽。类羊,一角,能辨曲直,故御史冠帽取其名,法其义。
刘公:刘晏。领:领事,指刘晏接任转运使疏浚运河事。舟楫(jí):指船只。
江海通:指汴河可连接黄河、淮河、长江而入海。
九州:全国。
使星:朝廷命官出使地方,可见诸星宿预示。《后汉书·李郃传》:“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此处为张秘书将赴转运判官之职。
征鞍:征马。
老亲:父母双亲。吴郡:唐代郡名,今之江苏苏州。
“鲈脍”二句:鲈脍(kuài)、莼羹(gēng),皆为吴郡风味小吃。《晋书·张翰传》:“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此处用张翰典写思乡探亲义,而非辞官退隐。剩堪,真堪。
参:参与。画:筹划。
膝下欢:孝养之乐。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以为对父母的爱敬。
故人:指张秘书。
行路难:古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愁别绪。
珂(kē)佩:玉佩。珊珊:玉石撞击声。
儒生直如弦:指儒生生性鲠直,不善权变。
干:求。
斗:古时酒具。
临歧:古人送别多于路岔口。
握中兰:手中兰。兰,香草名,常以喻高洁君子。
白话译文
想起前年与您见面,见您屈沉泥土之间;
去年见到您的时候,您已乘风飞上青天。
朝拜君王丹墀之下,傲视阔步高高云端。
新近登到麒麟阁中,刚刚摘下獬豸之冠。
身随刘公统领船队,汴河之上扬起波澜;
万里江海疏通航道,举国之内地阔天宽。
昨天夜间使星已动,今日送君奔赴江南。
老亲都在吴郡故乡,您的弟第双双为官。
故乡鲈脍今人向往,故乡纯羹令人留恋。
此去幕中参与谋划,又可同叙膝下之欢。
今日即将送别故友,为您唱一曲行路难:
试问何处行路最难?行路最难要算长安!
长安城中多少权贵,锦衣玉佩多么荣显;
儒生秉性直如弓弦,不去向那权贵高攀!
送别饮酒为您一醉,手掉孤琴为您而弹;
此时你我就要分手,赠给故友一束香兰!

诗人岑参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 查看详情>>

诗人岑参作品: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 《寄左省杜拾遗》 《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赠西岳山人李冈》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㴶》 《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送蜀郡李掾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