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畹华女士》鉴赏

朝代:现代诗人:董必武古诗:挽赵畹华女士更新时间:2020-10-20
诗人在追悼一个多年投身革命的战友和同志,感情浓郁真挚。诗的前两联,诗人是在追念他们的战斗情谊和赵畹华女士饱经忧患、直至献出生命的革命一生。“别绪萦怀十一年,汉皋重会倍欣然。”诗人和赵畹华女生分别多年,一直在还念她;十一年后又在汉口重逢,感到格外的欣喜与激动,因为在共同战斗中凝结而成的革命情谊是特别值得珍重的。“屡经忧患身犹健,甘作流亡病莫痊。”赵女士饱经忧患身体还算健康,只是在为抗战奔波流亡中生了病就没有痊愈。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感佩、惋惜之情。诗的后两联,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并化入相应的典故,把对赵畹华女士诚挚的哀悼与深切怀念之情,富于情致、富于浪漫色彩地烘托、渲染出来。“鄂渚何时看化鹤,蜀中从此益啼鹃。无情黄土埋深玉,日夜魂依墟里烟”沉痛的哀悼与诚挚的怀念,冲开了诗人心灵深处丰富想象的闸门,种种美好的诗意、意象与恰切的典故次第奔赴笔底:忽而想象赵畹华女士何时化作仙鹤飞归故里鄂渚,忽而想象蜀中从此杜鹃的啼鸣也更加悲哀,忽而想象她的孤魂依附在村落的炊烟上,盘桓游荡不忍离去。
想象是作家进行审美创造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诗人对生活强烈感受所绽开的激情之花,在深化作品的形象、主题与作家的感情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该诗中,正是建筑在对革命斗争生活强烈感受基础上的绚烂想象、提纯、深化了诗人对亡故战友悼挽、思念的感情,将其升华到一个丰富深邃,鼓荡着一种浪漫主义热流的诗意境界。
《游阳朔》这首诗创作于1959年2月24日。该诗描写了诗人董必武与罗荣桓元帅、聂荣臻元帅、罗瑞卿大将等人一同游览广西阳朔县的所见所闻,流露出了诗人昂扬、乐观的精神状态,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1959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工农业高速、冒进发展的时候,这时的国家政策有“左”倾倾向,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董必武这时任中央监委书记,频繁的外交活动和视察全国各地的发展情况占去了他的大部分时间。1958年5月到7月,率领中央代表团应邀参加保加利亚共产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代表大会。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又访问了当时的苏联。回国后又参加了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的扩大会议。由于长途奔波、日夜辛劳,会议没有结束就病了。他遵从医生意见,10月11日,向中央告假赴西南避寒疗养,沿途视察了成都、重庆各地的工农业发展情况,后又前往南昌出席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会后即赴广州,到广东新会县视察工作,参观了那里的农业展览和废物利用展览,访问了新会纸厂、农机厂和玻璃河水电站,看了圭峰山劳动大学。1959年转赴南京,于二、三月间偕罗荣桓、聂荣臻由柳州赴桂林,途中遇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遂结伴冒雨赴阳朔”。接着到韶山访问,在长沙作短暂停留。他们一路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该诗,就是写于此时。

诗人董必武资料

鉴赏作者董必武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 查看详情>>

诗人董必武作品: 《忆张汉卿》 《连芝同志诞辰为小诗祝之》 《谢寿·我似老牛鞭不动》 《广州起义三十周年纪念》 《题赠送中学生》 《将别黄山》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挽陈毅同志》 《坐观瀑楼中对雨》 《三八在汉孝道上赠车中女同志

《挽赵畹华女士》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