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眼中时事亦纷然》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眼中·眼中时事亦纷然更新时间:2021-01-15
《眼中》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对“眼中”所见所闻的描写,抒写了诗人在饱尝丧乱之苦以后,对世事已经心灰意冷,只愿寻一幽静处所去过那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的意愿。全诗感情激烈,充满悲愤和惆怅,将忧国忧民而又无力回天的情绪表现的细致入微。
金宣宗天兴三年(1234)金亡后,诗人被蒙古军押至山东聊城,住在城内至觉寺。是年深秋,诗人看着国破亲离,天下纷扰,自己又被拘管聊城,苦度着压抑凄凉的亡国囚徒生活,一时间,不由得心寒意冷,只想归隐青山,送却残年,于是作下该诗篇。
注释
①时事:时局,政事。纷然:混乱的样子。蒙古灭金后,政局极其混乱,因此诗中有此“时事纷然”的感慨。
②拥被:捂着被子,围着被子。
③“骨肉”句: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句意。
④衣冠(guān):就是衣冠之士。衣冠,古代士大夫的穿戴,因此,借用来指读书人,也指世族或官绅。今日是何年:等于说“这是个什么样的年头”。
⑤“枯槐”句:唐李公佐作《南柯记》,叙述淳于棼梦见去到大槐安国,娶了公主,当了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醒来后才发现所谓大槐安国只不过是庭前老槐树下的一个蚂蚁窝。后来便用“南柯”或“南柯梦”来表示富贵无常或人生如梦之意。诗中暗用这一典故,是借以表达作者在国破身囚之际的那种“人生如梦”的深痛感慨。
⑥“秋水”句:既是写实际的景色,又是暗用《庄子·秋水》中井蛙的典故。元好问在诗中用这一典故,似是表示宇宙广阔,天意茫茫,自己无须心胸狭隘,为一国之兴亡而躅躅于怀。这与“枯槐”句一样,都是在亡国惨痛中的激愤之语,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此时想隐居青山,自成一清静天地的心情。自一天,自是一个天空,也就是自成天地的意思。一天,整片青天。
⑦尘土:比喻污浊的人世。
⑧庵:小草屋,茅寮。华颠:花白的头顶,这里是借指晚年。颠,头顶,脑袋。
白话译文
满眼的时局政事越来越混乱,寒窗下身裹棉被,彻夜无眠。
思念那骨肉兄弟,各在他乡,难以相见,痛悼我衣冠之士,苟活今日,是何岁年?
枯槐上聚集了蚁群无数,终不过南柯一梦,没有多少地盘,秋水中鸣噪着井蛙声声,却也能平添乐趣,自成一天。
哪里能寻觅僻静的青山,远远地隔开人世的尘土,我想要搭个小小的茅寮,打发这头发花白的晚年。

诗人元好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眼中·眼中时事亦纷然》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