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子直秀才》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赠王子直秀才更新时间:2020-02-10
《赠王子直秀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王子直闲居田园的潇洒生活。诗中赞赏王原是读书人家,薄有山田,门庭蛙声不断,山坡果树成荫,生活清贫而潇洒。作者乐意追随他终老江湖。
此诗作于绍圣二年(1095),是苏轼在惠州贬所作。这是一首酬赠诗。王子卓,名原。号鹤田山人,因其住鹤田山而得名号。苏轼住惠州交结此人,表明归隐田园之意。
注释
①杖端:《晋书·阮修传》说,阮修,字宣子,时常持杖出游,杖头挂百钱,到酒店,便独自畅饮。
②五车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③二顷田:《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曰:“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为鹤谋:王原家住鹤田山。
④蛙两部:《南齐书·孔稚圭传》载,孔稚圭不乐事务,门庭草莱不剪,中有蛙鸣,他高兴地说:“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乐队)。”
⑤橘千头: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载,吴丹阳太守李衡派人往武陵龙阳县种橘树千株。临死,对儿子说:“我州里有木奴千头,不要求你供应他们的衣食。” 木奴:指柑橘树。
⑥幅巾:古时男子用绢一幅来束发,这是一种儒生的装束。
⑦故侯:犹言旧时官员,作者自称。王维《老将行》诗: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这里作者以秦亡后在长安东门种瓜的故东陵侯邵平自比,意谓当随王子直归隐而耕,但谁又能识得当年做官的苏东坡呢。
白话译文
身穿一件破裘衣游历万里山水,百钱就这样随意挂在手杖上。
丰富的藏书留在家中给儿孙诵读,鹤田山上还有两顷薄田。
住处幽雅,溪边有蛙欢叫,果树成荫,不用担心衣食。
我愿头戴幅巾随你归隐江湖,只是海滨无人与我相识。

诗人苏轼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赠王子直秀才》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