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释之执法》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张释之执法更新时间:2019-12-27
注释
①季:指弟兄中排行第三的人,古人常常以排行为字。
②仲:指弟兄中排行第二的人。
③訾(zī,姿):同“赀”,赀同“资”,资财,钱财。
④调:迁转,升迁。
⑤不遂:不顺,不安。
⑥自免归:自己请求辞职回家。
⑦徙:迁调,升迁。
⑧便宜事:指便国利民之事。
⑨卑之:指谈话要接触现实。卑,低。
⑩闲:通“间”。?拜:授与官爵。
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和他的哥哥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中资财多而作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得不到升迁,默默无名。张释之说:“长时间的做郎官,耗减了哥哥的资财,使人不安。”想要辞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惋惜他的离去。就请求汉文帝调补他做谒者。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利国利民的大计方针,文帝说:“说些接近现实生活的事,不要高谈阔论,说的应该现在就能实施。”于是,张释之又谈起秦汉之际的事,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
注释
1.东安:古地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
2.善:善于,擅长。
3. 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轴,此指装裱成卷轴的画。
4.邑令:县官。
5.漫:漫不经心,随便。
6.旦:早上。
7.必坠地:总是落在地上。
8.怪之:认为这种情况很奇怪。怪,以……为奇,感觉奇怪,此处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
9.物色:察看,观察。
10.逮:等到。
11.踉跄:跌跌撞撞的样子,形容猫跳跃捕抓的样子,跳起来。
12.以:用。
13.然:这样。
14.始:才。
15.为:是。
16.者:这样。
17屡:屡次,每次
18作:做了。
19逐:追赶。
20.过:经过。
21.于是:因此。
22.初:最初。
23.始:才
译文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善于作画,画了一幅鼠图,送给县令。县令起初不懂得爱惜它,把这幅画随意地挂在墙上。每天早晨经过挂画的地方,那幅画总是落在地上,挂几次落几次。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黎明时候,县令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于是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许多的猫,没有一只猫不是这样。于是县令才知道这幅画上的老鼠画得逼真。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张释之执法》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