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宋之问古诗: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更新时间:2017-03-01
①能禅师:即禅宗六祖大师,法号惠能。
②江皋:江岸,江边陆地。
③石囷(qūn):圆形石仓。
④摈(bìn)落:排斥弃绝。
⑤魑魅(chīmèi):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宋之问被贬于岭南之作,成就最高,这一首“谒能禅师”的诗,是宋之问贬往钦州,路过韶州拜谒六祖时所作。这是一篇罕见的、由著名文人所作的有关六祖大师住世时的长诗,是研究六祖大师的珍贵文献之一。
宋之问文才虽高,但人品下劣,于佛法上虽有常识,却毫无洗心之效,对禅宗更是门外汉,远不如后来的白居易等。他虽然拜谒了六祖大师,受到了某些启发,但也仅属“穷途之哀鸣”而已。虽然他有“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的参叩过程,愿意“洗滤宾空寂”,“聿薰无生慧”。但终归是为了“御魑魅”,“乘炎疠”,使自己在绝境中寻找一线生机而已,而且全都是耳闻的一点佛教语句常识而已。至于他对六祖大师的认识,也仅有“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坐禅罗浮中,寻异穷海裔”的朦胧,连皮毛都谈不上,枉自见一次六祖大师,当然不能为他“消灾延寿”了,终于在第二年被朝廷“赐死”。

诗人宋之问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查看详情>>

诗人宋之问作品: 《幸岳寺应制·暂幸珠筵地》 《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 《陪王都督登楼诗》 《送杜审言·卧病人事绝》 《伤曹娘二首》 《西施浣纱篇·西施旧石在》 《宴郑协律山亭》 《绿竹引·青溪绿潭潭水侧》 《登北固山·京镇周天险》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