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孟浩然的诗 > 自洛之越 > 山水寻吴越的意思

山水寻吴越

朝代:唐代诗人:孟浩然出自:自洛之越时间:2023-04-10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诗人孟浩然资料

山水寻吴越作者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 查看详情>>

孟浩然代表作品: 《送杜十四之江南》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凉州词·浑成紫檀金屑文》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宿立公房》 《入峡寄弟》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山水寻吴越的意思

诗头两句回顾自己的过去。“遑遑三十载”,诗人此时四十一岁,自发蒙读书到举成数为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诗中用以自况,说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读书,结果一事无成,实是愤激之语。[3]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两句前后倒装,每句句中又倒装。本来是因为“厌洛京风尘”,所以“寻吴越...

查看详情>>

注释 ①自洛之越:洛,今河南省洛阳市。之,往,到。越,今浙江地区,春秋时越国所在地。 ②遑遑(huáng):忙碌的样子。出自《列子》“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 ③吴越:今江苏、浙江地区,是古代吴国和越国所在地。 ④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洛京:又称京洛,指洛阳,是唐朝东都。 ⑤扁(piān)舟:小舟。 ⑥长揖(yī):古人拱手为礼称揖,作揖时手...

查看详情>>

《自洛之越》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既写了自洛赴越之事,又抒发了诗人的失意愤懑之情,同时刻划了一个落拓不羁,傲岸不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考科举,但是没有考取到功名,大约在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到东都洛阳游览。在洛阳滞留了半年多,次年秋,从洛阳动身漫游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首诗就作于诗人从洛阳往...

查看详情>>

山水寻吴越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