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蒲松龄的诗 > 狼三则其二 >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意思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朝代:清代诗人:蒲松龄出自:狼三则其二时间:2017-03-20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诗人蒲松龄资料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 查看详情>>

蒲松龄代表作品: 《骂鸭》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 《高凤笃学》 《于中丞》 《雷曹》 《叶生》 《长清僧》 《屠夫杀狼》 《青石关·身在瓮盎中》 《河间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意思

注释 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晚:夜晚,晚上。 归:回家。 止:通“只”,翻译为仅,止。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甚,很。 惧:害怕 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丢给狼。以,把。 从:跟从,跟随。 复:又,再 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

查看详情>>

《狼三则》选自《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1640—1715)所著《聊斋志异》卷六。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

查看详情>>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