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轼的诗 > 教战守策 >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的意思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出自:教战守策时间:2018-08-01
夫当今生民2之患3,果4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5知兵6之不可去7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8,致民9田猎10以讲武11,教之以进退坐作12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13杀伐之际而不慑14。是以虽有盗贼之变15,而民不至于惊溃16。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17,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18甲19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20,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21,卒22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23,不战而走。开元、天宝24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25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26勇气,销耗钝眊27,痿蹶28而不复振。是以区区29之禄山30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31,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32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33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34。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35,而穷冬36暴露37,其筋骸38之所冲犯39,肌肤之所浸渍40,轻霜露而狎41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42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43,雨则御盖44。凡所以虑患45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46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47。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48;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49。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50,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51者,岁以百万计52。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53,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54,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55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56,教以行阵57之节58;役民之司盗者59,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60,如古都试61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62。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63,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64。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65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66百姓而邀其上67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68。利害之际69,岂不亦甚明欤?

诗人苏轼资料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苏轼代表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的意思

这篇政论文,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弊病,充分论述了教民习武的好处,产生出“霆轰风飞,震伏天下”的强烈效果。论文先以设问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引出中心论点:“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然后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分五层意思,逐层展开论证。一层先展开古今对比。古代先王重视军备,利...

查看详情>>

注释策:是朝廷设题考试,应举士子(读书人)答问时所书,称为对策和策问,后来成为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政见、进献谋略的一种文体,属于议对体文书。生民:即人民,百姓。患:祸患。果:究竟。先王:古代的帝王。兵:文中指军备。去:废弃,取消。隙:空隙,文中指秋冬农闲之时。致民:招致、召集百姓。田猎:有组织地进行射猎活动。以讲武:借此机会教练武事。进退坐...

查看详情>>

《教战守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嘉祐六年(1061年)所作的一篇策文。文章首先提出国家管理中不能“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思想;接着叙述先王知军备的重要与好处,但是后来的帝王听从迂腐儒生的建议,废除军备,出现了潜在的危险,曾导致唐朝的安史之乱;然后以百姓和王公贵人为例,对比论述应当居安思危,要教民习武,有备无患,批...

查看详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