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姚鼐的诗 > 述庵文钞序 >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的意思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

朝代:清代诗人:姚鼐出自:述庵文钞序时间:2018-08-06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2),曰:义理也(3),考证也(4),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5),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6),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7);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绕(8),而语不可了当(9)。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10),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夫天之生才,虽美不能无偏,故以能兼长者为贵。而兼之中又有害焉(11),岂非能尽其天之所与之量(12),而不以才自蔽者之难得与?
青浦王兰泉先生,其才天与之,三者皆具之才也(13)。先生为文,有唐宋大家之高韵逸气,而议论考核,甚辨而不烦,极博而不芜,精到而意不至于竭尽。此善用其天与以能兼之才,而不以自喜之过而害其美者矣。先生历官多从戎旅(14),驰驱梁、益(15),周览万里,助威国家定绝域之奇功。因取异见骇闻之事与境,以发其瓌伟之辞为古文(16),人所未有。世以此谓天之助成先生之文章者,若独异于人。吾谓此不足为先生异,而先生能自尽其才,以善承天与者之为异也。
鼐少于京师识先生,时先生亦年才三十,而鼐心独贵其才。及先生仕至正卿(17),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陵。发而读之,自谓粗能知先生用意之深。恐天下学者读先生集,第叹服其美而或不明其所以美,是不可自隐其愚陋之识,而不为天下明告之也。若夫先生之持集及他著述,其体虽不必尽同于古文,而—以余此言求之,亦皆可得其美之大者云。

诗人姚鼐资料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作者姚鼐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 查看详情>>

姚鼐代表作品: 《跋汪稼门提刑登岱诗刻》 《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 《阻风三山夹因偕陈硕士及儿侄游三华庵庵内牡丹颇盛而僧不知惜也》 《挽袁简斋·半世秦淮作水嬉》 《南昌竹枝辞·城边江内出新洲》 《嘉庆戊午二月十一日携持衡偕左良宇叔固张侍乔晴牧素从同游双溪四子留宿山中》 《道院素食对牡丹观前贤遗墨数幅》 《淮阴钓台·人杰乘时会》 《送左墨溪往贵州》 《埽叶楼·碧云垂下大江流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的意思

注释(1)《述庵文钞》,清代王昶所著。王昶,字德甫,号述庵,学者称兰泉先生,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1754年(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著有《春融堂诗文集》六十八卷。(2)三端:三个方面。端,端绪,头绪。(3)义理:儒家所讲的道理,实际就是程朱理学历论之理,亦即方苞“义法”说中所讲的“义”。(4)考证:对史实、名物、文字等的考订、...

查看详情>>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