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世说新语 > 三卷 > 尤悔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三卷尤悔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3卷。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是都符合史实。

《世说新语》章节目录: 《一卷》 《二卷》 《三卷

尤悔

书籍:世说新语章节:三卷更新时间:2017-12-15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合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王浑后妻,琅邪颜氏女。王时为徐州刺史,交礼拜讫,王将答拜,观者咸曰:“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王乃止。武子以其父不答拜,不成礼,恐非夫妇;不为之拜,谓为颜妾。颜氏耻之。以其门贵,终不敢离。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王平子始下,丞相语大将军:“不可复使羌人东行。”平子面似羌。
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救。既释,周大说,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大将军至石头,问丞相曰:“周侯可为三公不?”丞相不答。又问:“可为尚书令不?”又不应。因云:“如此,唯当杀之耳!”复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后知周侯救己,叹曰:“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
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迺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王大将军于众坐中曰:“诸周由来未有作三公者。”有人答曰:“唯周侯邑五马领头而不克。”大将军曰:“我与周,洛下相遇,一面顿尽。值世纷纭,遂至于此!”因为流涕。
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迄于崇贵,乡品犹不过也。每爵皆发诏。
庾公欲起周子南,子南执辞愈固。庾每诣周,庾从南门入,周从后门出。庾尝一往奄至,周不及去,相对终日。庾从周索食,周出蔬食,庾亦强饭,极欢;并语世故,约相推引,同佐世之任。既仕,至将军二千石,而不称意。中宵慨然曰:“大丈夫乃为庾元规所卖!”一叹,遂发背而卒。
阮思旷奉大法,敬信甚至。大儿年未弱冠,忽被笃疾。儿既是偏所爱重,为之祈请三宝,昼夜不懈。谓至诚有感者,必当蒙祐。而儿遂不济。于是结恨释氏,宿命都除。
桓宣武对简文帝,不甚得语。废海西后,宜自申叙,乃豫撰数百语,陈废立之意。既见简文,简文便泣下数十行。宣武矜愧,不得一言。
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谢太傅于东船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从横,撞人触岸。公初不呵谴。人谓公常无嗔喜。曾送兄征西葬还,日莫雨驶,小人皆醉,不可处分。公乃于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厉。夫以水性沈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
简文见田稻不识,问是何草?左右答是稻。简文还,三日不出,云:“宁有赖其末,而不识其本?”
桓车骑在上明畋猎。东信至,传淮上大捷。语左右云:“群谢年少,大破贼。”因发病薨。谈者以为此死,贤于让扬之荆。
桓公初报破殷荆州,曾讲论语,至“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玄意色甚恶。

尤悔相关文章

  • 苟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苟,姓氏之一,bai多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du姓氏来源的说zhi法不一,较为常见的说dao法是: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姓氏。  姓氏起源:  ① 黄帝之子得姓者一十四人,其一为...
  • 建本》原文翻译 - - 《说苑》前10卷 - -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 曰...
  • 献县王生》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献县王生相御,生一子,有抱之者,辄空中掷与数十钱。知县杨某往视,乃掷下白金五星,此子旋夭亡,亦无他异。或曰:王生倩作戏术者般运之,将托以箕敛。或曰:狐所为也。是皆不可知。然居官者...
  • 爱的回报——孝》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阳货 - -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
  • 桓侯》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荆州彭好士,友家饮归。下马溲便,马龁草路旁。有细草一丛,蒙茸可爱,初放黄花,艳光夺目,马食已过半矣。彭拔其余茎,嗅之有异香,因纳诸怀。超乘复行,马骛驶绝驰,颇觉快意,竟不计算归途,纵马...
  • 花姑子》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安幼舆,陕之拨贡生,为人挥霍好义,喜放生,见猎者获禽,辄不惜重直买释之。会舅家丧葬,往助执绋。暮归,路经华岳,迷窜山谷中,心大恐。一矢之外,忽见灯火,趋投之。数武中,欻见一叟,伛偻曳杖,斜...
  • 军形篇译文及注释》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译文 - - 孙子说: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处于不可战胜的地位,然后等待敌人能被我战胜的时机。做到不可战胜,关键在于自己创造充分的条件;可以战胜敌人,关键在于敌人出现...
  •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且说董卓欲杀袁绍,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杀。”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卓谓太傅袁隗曰:“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 嘉遁》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有怀冰先生者,薄周流之栖遑, 悲吐握之良苦. 让膏壤於陆海, 爰躬耕乎斥卤. 秘六奇以括囊, 含琳琅而不吐. 谧清音则莫之或闻, 掩辉藻则世不得睹. 背朝华於朱门, 保恬...
  • 偷牛》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古艳部 - - 偷牛 有失牛而讼于官者,官问曰:“几时偷去的?”答曰:“老爷,明日没有的。”吏在旁不觉失笑。官怒曰:“想就是你偷了。”吏洒两袖曰:“任凭老...
  • 高科得人》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国朝自太平兴国以来,以科举罗天下士,士之策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吕文穆公蒙正、张文定公齐贤之徒是也。及嘉祐以前,亦指日在清显。东坡《送章子平序》,以谓仁宗一朝十有三...
  • 法常、陆淞、卓世清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法常 渔父词 此事楞严常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 ...
  • 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张鹤鸣,字元平,颍州人。中万历十四年会试,父病,驰归。越六年,始成进士。除历城知县,移南京兵部主事。累官陕西右参政,分巡临、巩,以才略闻。   再迁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自杨应...
  • 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
  • 宣懿符皇后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世宗宣懿皇后符氏,祖父是符存审,服事后唐武皇、庄宗,位极将相,追封为秦王。父亲符彦卿,为天雄军节度使,封为魏王。皇后原先嫁给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后汉乾佑年间,李守贞在河中反叛...
  • 蔡凝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蔡凝字子居,济陽考城人。祖父蔡撙,是梁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父亲蔡彦高,是梁给事黄门侍郎。 蔡凝年少聪明有悟性,容貌俊美,举止优雅。长大后,广泛涉猎经传,文辞优美,尤其擅长...
  • 无名氏的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八十七 卷787_1 《日暮山河清》无名氏 天高爽气晶,驰景忽西倾。 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 想同金镜澈,宁让玉壶清。 纤翳无由出,浮埃不复生。 荣纡分汉苑,表里见秦城。 逸...
  • 姚合古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全唐诗卷五百 卷500_1 《过张邯郸庄》姚合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 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 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 时时...
  • 卢同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八十九 卷389_1 《走笔追王内丘》卢同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 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 忽然夫子不语, 带席帽,骑驴去。 余对醁醽不能...
  • 蜀黍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蜀黍 释名 蜀秫、芦、芦粟、木稷、荻粱、高粱。 气味 (米)甘、涩、温、无毒。 主治 (蜀黍米)温中,涩肠胃,止霍乱。(根)利小便,止喘满 玉蜀黍 释名 玉高粱。 气味 (米)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