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陈希祖的诗 > 春闺·珠帘不卷静留香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闺·珠帘不卷静留香

朝代:清代诗人:陈希祖时间:2023-04-07
珠帘不卷静留香,闲理鸳针觉昼长。
燕子归来春欲晚,画眉人尚在他乡。

诗人陈希祖资料

春闺·珠帘不卷静留香作者陈希祖

生卒:1767-1820。介绍:清江西新城人,字敦一,一字玉方。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工书,书名满京师。有《云在轩稿》。清江西新城人,字敦一,一字玉方。乾隆五十五年进士..... 查看详情>>

陈希祖古诗词作品: 《春闺·珠帘不卷静留香

春闺·珠帘不卷静留香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闺·珠帘不卷静留香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自咏·天地之间独我穷》 - - 李穑 - - 天地之间独我穷,何曾义理积吾躬。闭门不欲闻新事,落笔无端赋古风。物色自宽诗格窘,道情终薄世缘浓。明窗清晓焚香坐,一段功夫在静中。
  • 古诗《对酒偶成·寄友题书懒》 - - 毛奇龄 - - 寄友题书懒,看天作问迟。新游多未识,前事每经思。不耐听歌后,无如对酒时。
  • 古诗《藿元镇规模董北苑米南宫父子写山水云物殊有标致见示春江捕鱼图遂赋此》 - - 虞集 - - 春江聚网万鱼急,渔人相欢鱼相泣。负薪深山何处樵,利害相乘不相及。海鸥冥冥秋影微,黄叶江南一棹归。人间得失两无迹,不废山水含清晖。
  • 古诗《和济翁见寄之韵》 - - 杨万里 - - 四海皆兄弟,何如真弟兄。吾今有弟在,眼只为渠横。剩欲驱涛壮,犹应倒峡清。青春不可又,未欲傍长檠。
  • 古诗《江上晚过邻坞看花因忆南园旧游》 - - 高启 - -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 古诗《春野·沃野周原接》 - - 宋庠 - - 沃野周原接,遥陂郑洧连。郁葱中县气,南北富人阡。鸟骋因风野,虹生欲霁天。斜阳墟落外,牂豕食春田。
  • 古诗《送陈仲治用旧韵》 - - 陈献章 - - 万言策进大廷对,三百人争甲榜名。醉放渔歌此相送,白头閒动少年情。
  • 古诗《渔家傲·午醉醒来春欲去》 - - 元好问 - - 午醉醒来春欲去。莺儿燕子都无语。好个一春行乐处。花无数。宝钗贳酒花前舞。十里驿亭杨柳树。多情折断青青缕。春到去时留不住。留不住。西城日日风和雨。
  • 古诗《奉赠王尚书入朝》 - - 王祎 - - 圣代臻熙运,皇衷忆旧臣。弛张时有待,拔擢命维新。鲁国崇勋后,王家重望人。暂持田使节,旋总夏官钧。亚相登庸近,中朝献纳频。兵谋方倥偬,衮职要弥纶。发白缘忧国,心丹敢爱身。遥知趋觐日,花柳禁城春。...
  • 古诗《雪·凝云商作雪》 - - 胡仲参 - - 凝云商作雪,顷刻满天涯。片片疏还密,霏霏整复斜。映窗疑月影,著地似杨花。四望浑同色,微茫认点鸦。
  • 古诗《看梅绝句·一物不向胸次横》 - - 陆游 - - 一物不向胸次横,醉中谈谑坐中倾。梅花有情应记得,可惜如今白发生。
  • 古诗《宫词·红灯睡里唤春云》 - - 王建 - - 红灯睡里唤春云,云上三更直宿分。金砌雨来行步滑,两人抬起隐花裙。
  • 古诗《舟阻磊石作唐多令一阕焚祷于洞庭君是夜得南风以济因作小诗以昭神贶》 - - 吴绮 - - 新词一阕化湖滨,夜半惊涛似有因。安得神明长借力,尽吹天下欲归人。
  • 古诗《秋闺曲·三星灼灼照鸣机》 - - 王世贞 - - 三星灼灼照鸣机,素腕盈盈出绛帷。夫君何在在辽西,夏裁霜衣冬裁絺。以此及君犹后时,惟昔罗縠迫参差。忽来酒间山岳移,怆若庭前丹桂枝,难何荣茂易何衰。
  • 古诗《题碧泉用杜工部韵》 - - 杨爵 - - 乐饥襟度忆当年,独玩松溪此潏然。共羡真源同石髓,谁怜清味远琼筵。悬崖不惮千寻险,放海还凭一脉绵。莫道泠泠无与伴,主人日坐碧泉边。
  • 古诗《赠陈慊湖·老年经济盛年心》 - - 成鹫 - - 老年经济盛年心,云水输君道力深。白业去从莲幕办,青山归傍玉鞍吟。仲弓有子堪娱老,元亮无弦自赏音。暇日寻僧过桥去,东湖应不异东林。
  • 古诗《得家问·乍喜平安报》 - - 罗公升 - - 乍喜平安报,俄增放逐愁。亲闱万晨老,客境四时秋。意往形空在,诗成影自酬。东风岩濑在,不是欠扁舟。
  • 古诗《碧澜堂·清澜深几许》 - - 晁公溯 - - 清澜深几许,夏潦冬即空。 定非蛟龙宅,徒为螺蚌宫。
  • 古诗《赠蓝琴士·夜来莫说西山冷》 - - 白玉蟾 - - 夜来莫说西山冷,见说庐山夏有冰。 直恐与君相别后,错听猿啸作琴声。
  • 古诗《岁暮叹·南山苍苍秋季月》 - - 张耒 - - 南山苍苍秋季月,北风如刀青石裂。 山阴半夜寒欲冰,晚望高峰看新雪。 白衫少年臂鹰去,暮归饮酒烹狐兔。 强弓一斛尚可弯,更欲射猎穷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