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杨传芳的诗 > 读易·圣人学易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易·圣人学易

朝代:明代诗人:杨传芳时间:2023-04-05
圣人学易,三绝韦编。
当其七十,尚欲假年。
吾今行年,五十有九。
伯玉知非,在十年前。
圣人从心,在十年后。

诗人杨传芳资料

读易·圣人学易作者杨传芳

杨传芳,字体信,号肖斋。归善(今惠州)人。明神宗万历三年(一五七五)贡生。六年(一五七八)赴选,授潮州府学训导。明郭棐《粤大记》卷一四有传。..... 查看详情>>

杨传芳古诗词作品: 《无题·所赖天之灵》 《读易·圣人学易

读易·圣人学易原文及翻译赏析

读易·圣人学易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遣兴·仓山西去我幽宫》 - - 袁枚 - - 仓山西去我幽宫,圹外还馀地数弓。陪葬苍头工匠满,九原还作主人翁。
  • 古诗《小沧浪室·山畔筑静室》 - - 弘历 - - 山畔筑静室,选字题佳名。无非寓意耳,沧浪之水清。前朝霖雨后,处处溪流盈。下贮方丈池,渫然波纹呈。乃知待时者,事半功倍成。
  • 古诗《初夏崇孝寺宴集牡丹未开》 - - 曾习经 - - 丁香亭亭玉雪色,梨花才似过寒食。四月连阴未牡丹,遥帷怅卧兼愁疾。高柳黄尘百万家,却于萧寺问年华。老怀正觉春迟好,明日来煎谷雨茶。
  • 古诗《春宵曲·严城禁苑漏传稀》 - - 吴兆 - - 严城禁苑漏传稀,戚里侯家启夜扉。花里歌声惊宿鸟,池边水气怯春衣。佳人笑语风吹过,公子留连月送归。翠帐沉沉芳宴散,梦魂应绕碧云飞。
  • 古诗《淮阴杂诗·高垄湖田万顷平》 - - 邹祖符 - - 高垄湖田万顷平,今年新涨可怜生。晚来几阵蘋风起,个个渔航屋上行。
  • 古诗《新淦偶成·飞飞绿凤挂梅梢》 - - 乐雷发 - - 飞飞绿凤挂梅梢,犹记来时雪拥袍。今日归舟新淦路,担头稚子卖樱桃。
  • 古诗《送秦文学之安仁》 - - 边贡 - - 三载京华几胜游,雨中萧寺月中洲。天空鸿雁影初歇,水冷芙蓉香不流。琴到伯牙堪屈指,句逢东野合低头。无端忽向江潭去,短棹孤篷万里秋。
  • 古诗《醉太平赠钱莼客》 - - 秦鸿 - - 单衾梦虚。三秋雁疏。碧梧红浸噫吁。剩江风未拘。空山啸狙。深渊耀鱼。与君冥坐皤如。到濛濛太初。
  • 古诗《赠冯律天·久客辽阳识地形》 - - 屈大均 - - 久客辽阳识地形,巫闾长白有图经。南帆倘至松花水,定向床前拜管宁。
  • 古诗《见山楼即席醉歌》 - - 鲍皋 - - 空中绿云忽破碎,散作千山万山翠。君楼在市不在山,却共诸山翠相对。东南山势排长虹,西山一片撑鸿濛。北山突峙倚天堑,石帆直指沧海东。谁裁半幅吴江水,更挂高高碧窗里。楼上仙人终日闲,坐揽江山列床几。有时放吟还疾书,山雨江涛奔腕底。我来偶值天晦时,槐风飒飒当轩吹。孤城烟井出...
  • 古诗《竹枝词·晓霞绚彩覆东洲》 - - 卓肇昌 - - 晓霞绚彩覆东洲,海曲人家逐岸流。烟水几湾帆片片,浮沉波影五花虬。
  • 古诗《院长和前韵谓余将乞长假特寓留行之意再叠韵奉荅》 - - 查慎行 - - 出处心孤不自憀,当归何待故人招。花随流水虽难住,絮到粘泥已倦飘。塞马楚弓纷得失,游鹍斥鴳各逍遥。独馀门馆酬恩地,结作症瘸未易消。
  • 古诗《癸酉春日·忆昨追随法从班》 - - 于慎行 - - 忆昨追随法从班,五更灯火叩重关。云开黻座双团扇,月出瑶阶万佩环。一自樵渔来海上,忽传弓剑落人间。江村风雨孤臣泪,清梦犹能识圣颜。
  • 古诗《冬夜散步·小院凄清夜》 - - 文昭 - - 小院凄清夜,新霜压冻烟。风鸣黄叶树,月漏白云天。竹里鹤时唳,窗中人未眠。步檐闲倚杖,吟罢意茫然。
  • 古诗《探春得波字》 - - 冯延登 - - 好雨新晴景气和,东陂冰尽水增波。茅茨影里燕双语,桃李梢头春几何。霁霭未收芳陌润,斜阳偏傍小楼多。雕鞍画毂方争道,更得留连藉绿莎。
  • 古诗《孤山·不到西湖今几时》 - - 薛师石 - - 不到西湖今几时,十年双鬓欲如丝。 难寻和靖题诗处,空见梅花成老枝。
  • 古诗《奉和龙兴灯夕》 - - 强至 - - 结彩仙山对净坊,曳珠宾履捧台光。 灯摇夜月天形动,歌聒春风物态狂。 刻烛诗成传魏国,吐茵酒酽醉程乡。 今年始彻清宵禁,倍觉都人乐意长。
  • 古诗《感寓·古今通一理》 - - 戴复古 - - 古今通一理,趋乡自多门。 贤士玉成美,贪夫金注昏。 谁知身是患,人以道为尊。 前辈□□死,姓名千载存。
  • 古诗《高台寺·高台夫如何》 - - 项安世 - - 高台夫如何,山后此为最。 手摩白云顶,足躡飞鸟背。 我从樟树来,上上八十里。 向来所历峰,下视皆积块。 空中闻夜雨,声若万马溃。 却问山前人,天晴正收刈。
  • 古诗《盆池种莲·飞空天镜堕莓苔》 - - 杨万里 - - 飞空天镜堕莓苔,玉井移莲旋旋栽。 坐看一花随手长,挨开半叶出头来。 稍添菱荇相萦带,便有龟鱼数往回。 剩欲遶池三两匝,数声排马苦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