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袁应文的诗 > 癸巳七夕寓平夷漫兴原文及翻译赏析

癸巳七夕寓平夷漫兴

朝代:明代诗人:袁应文时间:2023-04-08
几岁他乡逢七夕,他乡何事更他乡。
城头雨过新凉早,枕畔蛩声客梦狂。
到处征衣愁铁马,谁家思妇倚银床。
虚云牛女年年会,看尽明河接晓光。

诗人袁应文资料

癸巳七夕寓平夷漫兴作者袁应文

袁应文,字仲奎。一字聚霞。东莞人。明神宗万历元年(一五七三)举人,授福建沙县知县,擢御史,出为贵州佥事,历仕贵州按察使。年八十二卒。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查看详情>>

袁应文古诗词作品: 《癸巳生日书怀》 《中秋对月书怀》 《署中寄怀兄弟》 《重游飞来寺·十年几度飞来寺》 《度关行·长途苦热不肯雨》 《壬辰除夕澄江守》 《后度关行·崒嵂层崖堆雪迹》 《癸巳七夕寓平夷漫兴》 《送临沅兵备施健所解官归粤西》 《采石阻风·扁舟何太阻

癸巳七夕寓平夷漫兴原文及翻译赏析

癸巳七夕寓平夷漫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竹枝词·乌龙山下黑龙塘》 - - 张履程 - - 乌龙山下黑龙塘,三载耕田两载荒。独坐闺中谁氏女,罗敷情好似鸳鸯。
  • 古诗《题潜楼图为刘幼云》 - - 沈曾植 - - 潜楼在何处,缥缈随烟雾。淡墨写空山,幽人寂无语。
  • 古诗《方庵诗赠心涵上人》 - - 龚鼎孳 - - 栖幽寡尘务,冥览恣所适。屐放峰始晨,钟动日已夕。澄渌交霁景,绀宇流深赤。一往领佳要,双寂惬心迹。何意斗室间,而有天海客。远回陶谢驾,妙参支许席。兰碗浴静夜,松牖豁虚白。酒禁时一开,奇响振四壁。世代慨晚暮,山川成拘迫。苟非卓朗士,安保林壑癖。龙战纷遐阻,鸿举滞形役。白法可逃...
  • 古诗《十台怀古·铜爵台》 - - 陈琏 - - 漳河河边起铜爵,烜赫威声穷朔漠。台中妖姬盛如云,凤帐鸾帏翠罗薄。清歌一曲秋风前,飘飘吹入青云间。台前老树恨未已,至今叶染啼痕斑。当年艳骨归何处,鸟能清歌柳能舞。欲持斗酒酹英雄,寂历西陵暗风雨。...
  • 古诗《遇兴·魏人得宝玉》 - - 夏鍭 - - 魏人得宝玉,观者入五都。置之夜庑下,光掩隋侯珠。举家怪且怖,弃之远市墟。若无邻人识,至宝空长吁。
  • 古诗《吐船·不知饥饱只思眠》 - - 严士贞 - - 不知饥饱只思眠,无病清流口角涎。自笑先生独醒者,长留一瓮在头边。
  • 古诗《上苍峡·岁暮下滩春上滩》 - - 佘翔 - - 岁暮下滩春上滩,年年高著远游冠。扁舟谁识䲭夷子,满眼风波醉里看。
  • 古诗《赠胜上人·近日能吟者》 - - 叶适 - - 近日能吟者,黄岩说胜师。语生兼老笔,体重带幽姿。遣腊冰千箸,勾春柳一丝。方山最高顶,不拟到茅茨。
  • 古诗《拟香奁·绣床凝思》 - - 贝琼 - - 丁香花百结,宛转若为生。蛱蝶描初半,鸳鸯刺未成。重将藕丝续,独看柳花行。入户羞双燕,停针怪一莺。那知天女巧,翻为雪儿轻。困懒春犹剧,无人识此情。
  • 古诗《连日大雪·年后犹仍腊》 - - 韩淲 - - 年后犹仍腊,时閒即便春。飞花殊恼我,惹絮却随人。天地多奇观,江湖独老身。瓦沟填已遍,弹压万红尘。
  • 古诗《书室独夜·忽忽新春过》 - - 陆游 - - 忽忽新春过,愔愔一室幽。铜灯立雁趾,石鼎揭龙头。老愧人扶拜,贫无食足谋。退居消日月,太半付庄周。
  • 古诗《春雨槐阴精舍谈诗》 - - 寇梦碧 - - 流潦纵横路欲迷,感君相送胜扶藜。雨帘风扇俱诗料,不觉微吟过虎溪。
  • 古诗《书感·自知坦率性难除》 - - 林占梅 - - 自知坦率性难除,肆口雌黄任毁誉。心似桔槔频辗转,名非觱篥待吹嘘。烦劳事业鲇升竹,辜负勋名鹤在车。况道不同谋寡合,家园念切赋归欤。
  • 古诗《梁思伯内翰过访》 - - 王世贞 - - 芜城分手叹离居,尺素论心岁不虚。君爱王维诗里画,我悬梁鹄帐中书。娄江柏叶将云暖,庾岭梅花带月疏。此会何年更何地,可能杯酒不踌蹰。
  • 古诗《病后述怀·杖藜初雨后》 - - 王中 - - 杖藜初雨后,试步夕阳时。草绿惊春久,山深得暖迟。病多因识药,兴短倦题诗。寂寞无人问,平居有所思。
  • 古诗《次韵景瑜·尽道今年煖》 - - 韩淲 - - 尽道今年煖,冬来十月中。更无霜共雪,时有雨随风。薄宦其如拙,浮生乃奈穷。衰颜负清镜,犹借酒能红。
  • 古诗《竹间两绝句》 - - 李彭 - - 鸟声催得青春老,花气浑忘白发新。谁复能寻三径友,信知真是五台宾。
  • 古诗《游钟山·英谋参上幕》 - - 李光 - - 英谋参上幕,爽气盖群雄。愤世仍忧国,都忘酒盏中。
  • 古诗《寄兰江鞠评事》 - - 赵湘 - - 东望堪思捧刺时,姓名相齿有人知。公堂伴语山光入,秋阁尝茶树影移。石上琴尊从赏月,水边台榭许题诗。重因送客留连甚,长记还家不敢辞。
  • 古诗《秋怀·惟南有美橘》 - - 邵雍 - - 惟南有美橘,惟北有美粟。 厥包或颇同,厥味信不一。 天地岂无情,草木皆有实。 物本不负人,人自负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