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柯茂谦的诗 > 江行早发·陶铛煮孤影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行早发·陶铛煮孤影

朝代:宋代诗人:柯茂谦时间:2023-04-06
陶铛煮孤影,寒灯沸青花。
冰开数江树,月落失人家。

诗人柯茂谦资料

江行早发·陶铛煮孤影作者柯茂谦

柯茂谦,字退子,瑞阳(今江西高安)人。芝子。宋遗民。事见《忠义集》卷六。今录诗二首。 查看详情>>

柯茂谦古诗词作品: 《江行早发·陶铛煮孤影》 《鲁港·十年回首付沾襟

江行早发·陶铛煮孤影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行早发·陶铛煮孤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南沈醉东风·为君家寥寥旦夕》 - - 梁辰鱼 - - 为君家寥寥旦夕。为君家淹淹憔悴。奈彻夜患心疼。奈彻夜患心疼。日高未起。空留下数行珠泪。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生。
  • 古诗《绍兴庚午某与安成刘逢辰秋闱同荐逢辰四子伯德礼淳熙甲午解魁登第今宰临川仲德仁拔癸卯解叔德恭负隽声季德性绍熙乙卯复冠乡举出示当时小录手泽在焉为题二小诗于后》 - - 周必大 - - 鹿鸣旧籍晚重看,翰墨场中兴久阑。同榜诸郎皆举首,老夫安得不衰残。
  • 古诗《河上公·昔有河上公》 - - 李梦阳 - - 昔有河上公,结庐蓬蒿下。万乘时一顾,旌旗蔽原野。手挥玉如意,颜貌何潇洒。曳裾授道经,谈天妙无穷。清光耀白日,四海高其风。言既忽不见,竦身蹑星虹。凤凰栖梧桐,鴳雀巢寒蓬。饥鸢嚇腐鼠,笑杀高飞鸿。物固有如此,何必较愚蒙。...
  • 古诗《祀风师乐章·送神》 - - 包佶 - - 微穆敷华能应节,飘扬发彩宜行庆。送迎灵驾神心飨,跪拜灵坛礼容盛。气和草木发萌芽,德畅禽鱼遂翔泳。永望翠盖逐流云,自兹率土调春令。
  • 古诗《天外峰·孤峰望不极》 - - 韩维 - - 孤峰望不极,却视天形低。天高岂可踰,直以云濛之。何时一扫去,高下皎不疑。
  • 古诗《赠胡彦忠·古羊人物舜风馀》 - - 吴丰 - - 古羊人物舜风馀,子姓传来祇旧庐。为爱一门能守义,相承五世不分居。
  • 古诗《送魏顺甫补济南太守》 - - 黎民表 - - 单车东去入齐州,虎竹新承帝命优。百二山河元壮观,五陵冠盖昔豪游。关心辽左登陴日,骋望琅琊纵猎秋。却愧绕朝无所赠,前筹深待富民侯。
  • 古诗《虎丘·看红看白数花枝》 - - 吴锡麒 - - 看红看白数花枝,传唱朱翁乐府词。一半樱桃一半笋,送春天气不多时。
  • 古诗《次韵李宫允梦弼》 - - 潘希曾 - - 两日东风作意吹,柳稍黄浅绿回迟。疏慵颇怯红尘陌,羸马探春独不疲。
  • 古诗《读史述·谢安》 - - 魏学洢 - - 安石东山时,优游丝与竹。以此理世务,驯若山中鹿。当其会新亭,朝野尽蓄缩。从容谐笑间,不言使人服。临风每怀想,可人温如玉。
  • 古诗《粤城怀古·无诸建国古蛮州》 - - 王恭 - - 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野烧荒陵啼鸟外,青山遗庙暮云头。西风木叶空湟曙,落日人烟古垒秋。借问屠龙旧踪迹,断矶寒草不胜愁。
  • 古诗《黄蜀葵·花萼立清晨》 - - 虞集 - - 花萼立清晨,鹅黄向日新。金杯承玉露,偏醉蜀乡人。
  • 古诗《次韵师厚病间》 - - 黄庭坚 - - 桃李一春期,松柏千岁永。经玄事寂寞,发白官閒冷。草绿艾如张,波清蜮司影。东里与无趾,渠有幸不幸。
  • 古诗《世贸三歌·微蚊歌》 - - 卢青山 - - 微蚊微蚊游空中,飏飏其羽如无踪。吹之以息逝万里,捺之以指存微红。飘飘来吻摩天厦,砉然巨火啖天下。如盘古之斧所开辟,乾坤崩坼海水立。微蚊微蚊聚楼中,摩其肩踵声其嗡。经营计画无作息,为口之食衣之缝。兀然霹雳,巨厦坍跌。天裂而倾泻,地沉而不接。山岳群飞,击我肉骨;声音转而为唳...
  • 古诗《鹧鸪天·岩桂秋香晚尚花》 - - 郑文焯 - - 岩桂秋香晚尚花。顺阳旧墅问残霞。五湖自送鸱夷去,风月依然属范家。浮白劝,比红誇。有人低唱倚蒹葭。曲中解得销魂句,不羡溪头越女纱。
  • 古诗《撷芳词·采兰》 - - 森川竹蹊 - - 临幽谷。寻幽馥。可怜世外佳人独。捋芳草。盈怀抱。望断天涯,赠谁投了。思三复。愁千斛。伤心懒把离骚读。双头好。同心小。采来又恨,梦遥人杳。
  • 古诗《送韦子骏赴中书舍人召》 - - 李光 - - 桃李成蹊竹径幽,几年依隐玩林丘。日边紫诏频催入,郭外青山故挽留。河右始知天子圣,淮南应寝叛臣谋。丝纶世掌真馀事,济难徐观用巨舟。
  • 古诗《出中新霁·宿雨初收晓日升》 - - 卫宗武 - - 宿雨初收晓日升,晴川远浸数峰青。 西风一洗林峦翳,收拾秋容入画屏。
  • 古诗《怀柔道中》 - - 王世贞 - - 马足吾何限,山行稍自宽。 人家梅雨色,衣袖麦秋寒。 过瀑添新径,归云改故峦。 断肠沙雁起,一一向长安。
  • 古诗《杏水·不与江水接》 - - 姚合 - - 不与江水接,自出林中央。 穿花复远水,一山闻杏香。 我来持茗瓯,日屡此来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