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吴中复的诗 > 琴坛·潇洒琴坛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琴坛·潇洒琴坛上

朝代:宋代诗人:吴中复时间:2017-12-27
潇洒琴坛上,贤侯养道情。
无今亦无古,求意不求声。
林邃风初静,云收月乍明。
拂弦成一弄,尘思浩然清。

诗人吴中复资料

琴坛·潇洒琴坛上作者吴中复

吴中复(1011-1079),字仲庶,兴国军永兴人。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皇祐五年为监察御史里行。嘉祐二年迁殿中侍御史充言事御史。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户部副使。出为河东都转运使,移知江宁府、成德军。神宗..... 查看详情>>

吴中复古诗词作品: 《锦亭·帘幕临彫槛》 《谢惠茶·我闻蒙山之巅多秀岭》 《江渎泛舟》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 《琴坛·潇洒琴坛上》 《句·前有牧之之风流》 《众乐亭·烟波空阔岸低回》 《中秋待月终夕阴晦偶书》 《西园十咏·流杯亭》 《方物亭·草林虫鱼部

琴坛·潇洒琴坛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琴坛·潇洒琴坛上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澹吟室·静室秋池俯》 - - 弘历 - - 静室秋池俯,澹然呈镜空。因心惟爱澈,得句不期工。翡翠兰苕上,鲸鱼碧海中。为文哂轻薄,子美我心同。
  • 古诗《襟岚书屋·沼园偏喜屋依山》 - - 弘历 - - 沼园偏喜屋依山,仁智乐都会此间。相映岚光在襟袖,那劳岩龉事跻攀。
  • 古诗《阊门怀古·城下多春草》 - - 佘翔 - - 城下多春草,馆娃何处寻。惟有阊门水,前朝流至今。
  • 古诗《蝶恋花·夏历四月二十三初度前一夕》 - - 张恨水 - - 帘钩响动伊来到。屈指沉思,灯下低声道。明日如何消遣好。良辰千万休烦恼。原来生日浑忘了。客里年华,多谢伊关照。我自伤心还一笑。伤心不要伊分晓。
  • 古诗《与诸同年探郊梅晚酌灵谷寺》 - - 李孙宸 - - 闻道春风陌上柔,可堪经月废春游。纷纷宝瑟催黄鸟,处处垂杨引绛驺。六出花飞仍带雪,千林雨歇乍鸣鸠。村南郭北寻都遍,还共移尊到上头。
  • 古诗《禁直·金舆晓驻武英傍》 - - 唐敏 - - 金舆晓驻武英傍,孔雀屏开御褥香。今代瀛洲最多士,赐题吟得进君王。
  • 古诗《闲居示友人·冷淡谁知趣》 - - 释智圆 - - 冷淡谁知趣,闲房枕水湄。秋窗开暮景,孤枕梦天涯。道直时流笑,心清夜月知。何当学支遁,共约买山期。
  • 古诗《挽郭嵩焘联·声教远敷海隅》 - - 周铣诒 - - 声教远敷海隅,圣清创无外闳规,简任使才,独先专对酬知遇;出处自关世运,我公负自强卓识,踌躇满志,偏教一卧老烟霞。
  • 古诗《嵩山寺赠净上人》 - - 徐熥 - - 古寺门空闭,青林紫衲僧。风传斋后磬,雨暗座前灯。经不念中品,禅能参上乘。夜深谈半偈,无愧佛图澄。
  • 古诗《新滩·蜀船南来去未休》 - - 李流谦 - - 蜀船南来去未休,吴船西上到沙头。人生能著几两屐,三峡风烟替往愁。
  • 古诗《送阎校书之越》 - - 丘为 - - 南入剡中路,草云应转微。湖边好花照,山口细泉飞。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经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芸阁应相望,芳时不可违。
  • 古诗《观溪流·西山连夕雨》 - - 利登 - - 西山连夕雨,涨此百尺浑。怒涛响半空,气可飘昆崙。一朝势力尽,枯苇有不能。洋洋溟渤宽,终古无亏盈。
  • 古诗《鸡笼山遇雨留宿颜君云年陋园》 - - 洪繻 - - 风雨四山来,山外开曙色。潮声吼如雷,海上犹深黑。雨止风怒号,风鸣雨淅淅。开门望曙光,巨灯悬竿侧。电气逼人青,林烟散天碧。我为候船来,望之心怵惕!赖有贤主人,珍重慰羁□。远客夜不眠,毫光明满室。宗悫万里风,宗炳五岳屐。□去指顾间,虽老心未息。投笔潮鸡啼,海山忽四白。...
  • 古诗《和陈子思舅探梅》 - - 毕仲游 - - 晓过东堂探早梅,山翁指处一枝开。只怜旧路无人到,谁为新诗有意裁。晚雪欺凌空自怨,春风吹拂似相猜。更须催问今朝客,有酒有花宜早来。
  • 古诗《瓷垆·华藏初游愿力坚》 - - 李纲 - - 华藏初游愿力坚,宝垆已现佛陀前。神通何似维摩诘,熏习聊同白乐天。沈水香焚烟缕细,卷云花透月轮圆。愧烦远示将何用,聊伴虚堂晏坐禅。
  • 古诗《渔钓曲·长铗归来莫怨嗟》 - - 骆成骧 - - 长铗归来莫怨嗟,季鹰招约在烟霞。满江瑟瑟秋霜里,一树丹枫是酒家。
  • 古诗《写梅·疏影落毵毵》 - - 曹家达 - - 疏影落毵毵,相思心上担。东风吹不醒,昨夜梦江南。
  • 古诗《笔套·珍重生花品》 - - 郑用锡 - - 珍重生花品,朝朝待染翰。藏锋原蓄锐,在橐正防乾。剑匣形应似,锥囊处并看。中书犹未老,脱颎庆弹冠。
  • 古诗《永明乐·彩凤鸣朝阳》 - - 谢朓 - - 彩凤鸣朝阳。玄鹤舞清商。瑞此永明曲。千载为金皇。
  • 古诗《早秋即事寄冯使君》 - - 贯休 - - 金脉火初微,开门竹杖随。此身全是病,今日更嗔谁。 落叶峥嵘处,诸峰爽拔时。唯思棠树下,高论入圆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