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华沅的诗 > 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原文及翻译赏析

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

朝代:清代诗人:华沅时间:2019-04-05
悬岩象波涛,结构楼轩翥。浪头突起绿摇天,不见风帆落何处。
枕石生日月,排浪分昏曙。中有吟瓢挂树梢,一任落花随水去。

诗人华沅资料

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原文及翻译赏析

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戏赠文学·问瘼前头感几人》 - - 李奎报 - - 问瘼前头感几人,旧衔幽怨倒伤申。威霜已束贪夫手,褒衮偏加洁吏身。软话何时重耸听,孤怀无处得深陈。归朝若借雌黄论,白首堪叨两制臣。
  • 古诗《滚遍·画屏人踏歌》 - - 汤显祖 - - 画屏人踏歌。曾许你书生和。不是妖魔。甚影儿望风躲。相公。这是什么画。生:妙娑婆。秀才家随行的香火俺。寂静里祈求。你莽邀喝。
  • 古诗《送黄仲韬学士提学湖北先发日本》 - - 黄文开 - - 宾洛游梁学道迟,长安也见曳裾时。愧同侯霸称都讲,赢得孙卿是老师。西北浮云虚俯仰,东南搔首几踟蹰。悠悠江汉休相忆,各有千秋与后期。
  • 古诗《春咏·沂水乐吾道》 - - 胡仲弓 - - 沂水乐吾道,兰亭叙幽情。古人不复作,四海无吟声。
  • 古诗《陈留南城马上简李公年》 - - 贺铸 - - 南郭何人卜筑幽,平田高树带清沟。隔墙野鸟啼晴昼,驻马行人照白头。二顷难寻归老计,一樽宜结探春游。步兵不惜供厨费,更作东风数日留。
  • 古诗《仓颉庙联·古文仰作家》 - - 陈逢元 - - 古文仰作家,论周孔神灵,也当瞻拜门墙,于此同来问字;大笔惊雄鬼,除梵卢伯仲,可以别开径术,其他未敢抗衡。
  • 古诗《清平乐·雨夜》 - - 张玉珍 - - 短檠孤影。密雨敲窗冷。不奈频惊乡梦醒。况是愁中闲听。铜壶漏水迢迢。凄凉最是今宵。断送离人憔悴,几声滴上芭蕉。
  • 古诗《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 - - 苏洵 - - 春入禁城怀旧隐,偶来芳圃似还家。番番翠蔓缠松上,粲粲朱梅入竹花。客慢空劳严置兕,酒多无用早成蛇。相公犹有遗书在,欲问郎君借五车。
  • 古诗《庚寅中秋客福鼎赠太姥诗社诸友》 - - 江南雨 - - 千里来寻一鉴明,他乡风物感多情。山城最是才新雨,别样光辉特地清。
  • 古诗《琴歌·凌扶摇兮憩瀛洲》 - - 嵇康 - - 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 古诗《滇南怀贤岑襄勤公毓英》 - - 袁嘉谷 - - 龙蛇杀运塞云黄,愁雪阴风黯点苍。草泽奋兴杨正则,花门罗拜郭汾阳。生擒首虏平蒙舍,死恨和戎弃越裳。卫我枌榆报君国,忧天那复泪浪浪。
  • 古诗《冬日偶成·古人各有为》 - - 释函可 - - 古人各有为,何况今之人。黄金葬神仙,白纸裹儒绅。最苦狮子皮,束缚老狐身。为龟苦不灵,为麟苦不仁。安得无为者,相与率天真。
  • 古诗《舟夜有怀白石山寒山练川诸旧》 - - 葛一龙 - - 积雨溪中黑,秋天试一晴。月来犹半照,寒起近三更。水势凭鱼立,风声导虎行。梦轻江海阔,来往见潮生。
  • 古诗《赠少司徒清丰吕公》 - - 王世贞 - - 当年青琐独批鳞,主圣能宽万死身。见历风波垂百折,到来霄汉是孤臣。淇园午色摊书卷,漳水秋声起钓纶。自是非熊堪入梦,郡楼长盼属车尘。
  • 古诗《和洪伯英感怀》 - - 何景福 - - 年年客里度青春,行役劳劳二百程。白发未酬平日志,青山似有故人情。老成已觉晨星少,人事还随晓日生。莫怪春山风雨恶,烟蓑曾有子陵耕。
  • 古诗《挽褚雪巘高士》 - - 陈深 - - 矫矫环中叟,清强八十馀。平生山水趣,尽力老庄书。黄鹄人间世,白云天上居。蕉花吹又落,回首一唏嘘。
  • 古诗《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 - 张元干 - -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燕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
  • 古诗《陈秘撰挽词·跬步不忘孝》 - - 楼钥 - - 跬步不忘孝,掇皮皆是真。 移忠思致主,务实见临民。 三谏言犹炳,平生迹遽陈。 清风凛衰俗,自足盪秋旻。
  • 古诗《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 - - 方回 - - 之子成春服,欢言驾出游。 残红三月路,叠翠万山州。 夏后乘輴泽,轩皇炼药丘。 旷平初渺莽,屈曲渐深幽。 比县干戈偃,诸村盗贼收。 室庐还旧贯,邸店竞新修。 蚕月门多鐍,秧田草尽{左耒右尤}。 画龙沽肆古,槛虎驿程修。 天目蟠根远,王干设险遒。 径纡横巨石,涧洁见游鲦。 岳势攀衡霍,星...
  • 古诗《喜六二弟生子》 - - 刘克庄 - - 邵子生男四十五,弟今方邵过三年。 莫随夷甫举遗逸,且教伯温成大贤。 洛下耆英为汝喜,河南闻见待渠传。 会当杨柳芙蓉下,快与翁抄击壤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