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吴骏英的诗 > 挽陈其美联·游子悲故乡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陈其美联·游子悲故乡

朝代:现代诗人:吴骏英时间:2023-04-04
游子悲故乡,钱塘应有潮声咽;
英雄造时势,黄浦犹余战血腥。

诗人吴骏英资料

挽陈其美联·游子悲故乡作者吴骏英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吴骏英古诗词作品: 《挽陈其美联·游子悲故乡

挽陈其美联·游子悲故乡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陈其美联·游子悲故乡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携舍弟北亭避暑。朱君,俞生从。得溪字》 - - 南有容 - - 秀木千章翠色齐,北营亭子禁城西。疏踪不合窥青琐,衰鬓犹堪照碧溪。细草川原多牧马,淡云墟落欲鸣鸡。故人诗社空相望,酌后新篇懒更题。
  • 古诗《有所思·落日动远浦》 - - 阮大铖 - - 落日动远浦,明月开清池。所感遐复深,脉脉中心知。临风激长笛,上堂弹轻丝。宁为肆愉悦,聊以寄相思。
  • 古诗《念奴娇·邺城感怀寄纬云都下》 - - 陈维崧 - - 漳河南下,被浪花打散邺宫遗事。总是英雄儿女恨,酿就千年霸气。冯淑妃来,慕容廆去,谁问他曹魏。铜台绣瓦,至今换作残垒。白头来到中原,吴钩醉舞,不耐涛声沸。春雁成行都北往,只剩离鸿一对。一滞吴关,一留赵郡,夜冷那能睡。阑干拍遍,凄然长念阿纬。...
  • 古诗《和益阳赵宰·为邦何所急》 - - 廖行之 - - 为邦何所急,劝学最留情。数仞新儒馆,千年继武城。梁间珍篆古,门外碧波平。会有明伦士,培风纵鹗横。
  • 古诗《清平乐·和韦庄》 - - 顾随 - - 春风春雨。娇纵垂扬缕。花外关关黄鸟语。恰是新愁来处。音书不付春鸿。坐看飞絮濛濛。自是东皇无赖,落花休怨东风。
  • 古诗《送黄宪副之任广右》 - - 谢士元 - - 冰檗声名简帝心,观风隽擢涣纶音。一朝持节辞枫陛,千里驱车赴桂林。雨过荔源青似染,云开尧岭碧如簪。悬知按部春风里,无限江山伴醉吟。
  • 古诗《会同馆对雪·新阳力犹微》 - - 陈琏 - - 新阳力犹微,阴气尚郁结。昨宵风雨来,吹作瑶空雪。芳砌飞玉尘,虚檐落冰屑。轩墀肃且静,对此更奇绝。寒光耀文窗,素色映华棁。锦帐氍毹温,醉面生绮缬。每念沙场人,衾裯冷如铁。...
  • 古诗《奈良东大寺·佛光塔影净无尘》 - - 老舍 - - 佛光塔影净无尘,几点樱花迎早春。踏遍松阴何忍去,依依小鹿送游人。
  • 古诗《东归歌送郑子经》 - - 陈旅 - - 北风吹山蕉叶黄,长亭野日寒荒荒。驱车送子归故乡,人生此处堪断肠。旧游回首秋山下,醉帽簪花同走马。欢娱如此离别何,华月芳年不堪把。子今去矣来何时,翠壶云深那可知。向来亦有燕山期,子今去矣来何时!...
  • 古诗《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不至》 - - 赵蕃 - - 官身肯听俗,人事直强亲。开窗对脩竹,笔墨得具陈。俗子有时来,挥去防怒嗔。相看久不厌,陈子清且真。昨宵一雨馀,村村农事新。我亦思驾言,出门免冲尘。是邦亦有园,以鸟视其人。宁从穷巷居,鸡犬喧四邻。刘君方授徒,曾君说人伦。室屋不寻丈,猗猗几长身。未嫌酒杯薄,政爱茗碗醇。曾君索我...
  • 古诗《石壁·一方峭峻绝安排》 - - 释绍昙 - - 一方峭峻绝安排,立处还同万仞崖。卢老倩人书不得,春日濈濈长莓苔。
  • 古诗《三月二十二日榴花盛开戏作绝句》 - - 陈师道 - - 五月榴花忽见春,白头喜遇一番新。可能略不解春意,只有寻枝摘叶人。
  • 古诗《邳州舟中对雪有怀故园梅花》 - - 刘崧 - - 邳州城下雪霏霏,春入无端暖尚微。映日忽疏还复密,随风欲堕却仍飞。沙头渔艇寒收网,岸上人家昼掩扉。忆得故园梅尽发,残年犹恐未能归。
  • 古诗《绝句·双鱼来自瘴江滨》 - - 刘子翚 - - 双鱼来自瘴江滨,一读家书一怆神。见说炎荒风土恶,可无神物护忠臣。
  • 古诗《陆中丞谭总戎陈侍御小集黄鹤楼留题》 - - 张璧 - - 白云黄鹤几千秋,城上楼开天际头。岷江湘川水分派,古往今来人壮游。岁晚鱼龙翻浊浪,霜寒雁鹜满晴洲。坐邀凉月轩裳共,徙倚阑干数散愁。
  • 古诗《南塘·二月江南烟雨多》 - - 金君卿 - - 二月江南烟雨多,南塘一夜涨春波。堤边游女最归晚,争引渔舟作棹歌。
  • 古诗《暮春杂诗·不见春归路》 - - 贝琼 - - 不见春归路,倦登江上楼。五更愁听雨,三月惨如秋。寂寂紫含笑,嘤嘤黄栗留。无心自相恼,岂识老夫忧。
  • 古诗《谢安围棋图·朝野皇皇意独閒》 - - 王鏊 - - 朝野皇皇意独閒,依然草树八公山。谁知秦晋兴亡事,祗在先生一著间。
  • 古诗《烟雨楼诗·麦陇平畴满朔皋》 - - 彭孙贻 - - 麦陇平畴满朔皋,山城红雨落樱桃。当窗远树疑无地,到槛寒波自起涛。画桨遥飞过宋鹢,綵虹双贯戴山鳌。倚阑
  • 古诗《重游鼎湖山短吟》 - - 许南英 - - 入山不见人,古树如人立。偶逢行脚僧,圆顶顶尖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