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李裕的诗 > 闻砧并蟋蟀·清夜萧条玉漏沉原文及翻译赏析

闻砧并蟋蟀·清夜萧条玉漏沉

朝代:元代诗人:李裕时间:2023-04-06
清夜萧条玉漏沉,谁家月下捣寒砧。
数声到枕心应碎,况复阶前蟋蟀吟。

诗人李裕资料

闻砧并蟋蟀·清夜萧条玉漏沉作者李裕

生卒:1294-1338。介绍: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 查看详情>>

李裕古诗词作品: 《秋日渡泾渭河》 《送崔弘道尹沅江》 《咏白莲·石缸菡萏近春栽》 《夜行乌桓道·夜行乌桓道》 《次祭酒虞伯生先生壁间韵》 《游感山寺·水绕山围紫翠堆》 《夜宿临清公馆赠郑宪副德聚》 《八月十五夜怀山中友人》 《定情篇·愿作云台镜》 《乌栖曲·霜华月皎更将尽

闻砧并蟋蟀·清夜萧条玉漏沉原文及翻译赏析

闻砧并蟋蟀·清夜萧条玉漏沉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暮春述怀·老来筋力怕逢迎》 - - 史谨 - - 老来筋力怕逢迎,閒倚东风玩物情。十载虚名蝴蝶梦,一春客况子规声。周游自信神为马,养拙何妨笔代耕。却笑扬雄甘寂寞,校书天禄勉偷生。
  • 古诗《虞美人·本意》 - - 张伯驹 - - 雉妖人彘谁家妇,敢与争千古。寄魂芳草舞春风,也似杜鹃啼断杜鹃红。泪凝斑竹花凝血,一样情凄绝。江山难抵美人恩,不见五陵陵树只斜曛。
  • 古诗《望都城喜赋·乘骢拂晓入居庸》 - - 陈琏 - - 乘骢拂晓入居庸,日色炎炎暑政隆。手上方宜挥羽扇,腰间已喜解雕弓。琪林琼岛祥云表,凤阙龙楼瑞霭中。胜槩无边宜骋望,都城佳气郁葱葱。
  • 古诗《九日陪京东马殿院会叠嶂楼》 - - 梅尧臣 - - 谁言天去远,山上有楼台。峰色引溪色,共入茱萸杯。行当登泰山,云扫日月开。柏乌与城乌,两处休鸣哀。
  • 古诗《魏宪使石笋小筑》 - - 释居简 - - 住山做得淡生涯,泉有金沙与白沙。自课小童城市去,归来煮饭又煎茶。
  • 古诗《谒陵用东山岭诗韵》 - - 程敏政 - - 十年如梦漆园翁,两度西陵更向东。先帝未归黄泽马,小臣徒抱鼎湖弓。明楼雾气寒初散,御沼冰花煖欲融。想得宸游应恋此,灵舆来下月明中。
  • 古诗《题莫庆善鹰为袁生大鹗赋》 - - 金幼孜 - - 昔年从羽猎,高入万重云。尚有冲霄志,难忘报主恩。
  • 古诗《武康县治松桂林》 - - 袁说友 - - 松桂论交久,诗书造道深。犹于官事日,不忘岁寒心。此地赓酬句,他年蔽芾阴。男邦有佳政,应促诏纶音。
  • 古诗《豫章书院掌教董筱槎先生》 - - 刘绎 - - 观水必观海,群流得所宗。汝南评自准,冀北顾初逢。珠玉比逾贵,斗山思欲从。苏湖遗泽远,桃李庇阴秾。
  • 古诗《题大庾岭北驿兼示入计诸使者》 - - 区大相 - - 我行竟何事,访古昭王台。沧海搏鹏羽,黄金识骏才。游燕歌渐起,系越使初回。望气何人在,当关报客来。
  • 古诗《张参谋席上奉饯高昌别驾朝宗通守如京师并简兼善尚书》 - - 张雨 - - 梁溪宅里閟烟霞,使者淹留日未斜。天上夔龙图治道,舟中李郭望京华。十三弦送黄柑酒,第二泉煎紫笋茶。寄谢南宫达夫子,会同鸡犬忆仙家。
  • 古诗《夜发新开河联句》 - - 朱昆田 - - 河畔月初上,舟行风定时。年凶忧盗贼,客倦厌奔驰。浊酒长瓶罄,孤衾瘦骨支。桃源在何许,频起问篙师。
  • 古诗《游北山·今古忙忙利禄间》 - - 杨杰 - - 今古忙忙利禄间,几人能此叩松关。猿惊鹤怨不知处,虎踞龙蟠空见山。芳草路随流水远,老僧心共白云閒。淮南旧隐抛离久,一诵移文一愧颜。
  • 古诗《班春亭·云木气氤氲》 - - 韦骧 - - 云木气氤氲,风光日日新。丰谣随五马,来此听班春。
  • 古诗《过楚州用霍希文韵》 - - 袁说友 - - 夜入山阳鹢首东,单车出郭更匆匆。 欲知势扼三江近,政以城高百尺雄。 此恨终天身未老,何人抵掌气凌空。 连云细草秋风下,把酒长吁问化工。
  • 古诗《绝句·一时花木斩新栽》 - - 程公许 - - 一时花木斩新栽,露萼烟苞逐渐开。 好事人人能爱惜,莫教容易拥蒿莱。
  • 古诗《寄郑伯元·文学崔斯立》 - - 赵蕃 - - 文学崔斯立,才名郑广文。 传闻定省暇,不废簿书勤。 流落谁如我,交亲更念君。 水西佳绝处,诗就想超群。
  • 古诗《醉中·左餮右粥年年饱》 - - 陆游 - - 左餮右粥年年饱,南陌东阡处处闲。 幸免催租败幽兴,岂容对酒惜酡颜。
  • 古诗《定风波·敧帽垂鞭送客回》 - - 陆游 - - 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羁恨两相催。
  • 古诗《访鉴玄师侄》 - - 贾岛 - - 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普州。 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溪里汲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