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李裕的诗 > 游感山寺·水绕山围紫翠堆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感山寺·水绕山围紫翠堆

朝代:元代诗人:李裕时间:2023-04-05
水绕山围紫翠堆,梵宫高倚白云隈。
平阶新笋参差出,空涧幽花次第开。
万壑松声风递过,满溪云气雨将来。
惟存甘露荒亭在,寂莫年年长绿苔。

诗人李裕资料

游感山寺·水绕山围紫翠堆作者李裕

生卒:1294-1338。介绍: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 查看详情>>

李裕古诗词作品: 《秋日渡泾渭河》 《送崔弘道尹沅江》 《咏白莲·石缸菡萏近春栽》 《夜行乌桓道·夜行乌桓道》 《次祭酒虞伯生先生壁间韵》 《游感山寺·水绕山围紫翠堆》 《夜宿临清公馆赠郑宪副德聚》 《八月十五夜怀山中友人》 《定情篇·愿作云台镜》 《乌栖曲·霜华月皎更将尽

游感山寺·水绕山围紫翠堆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感山寺·水绕山围紫翠堆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舟出鄱湖·乱舶争前溆》 - - 蒋士铨 - - 乱舶争前溆,风来落日边。水喧帆力健,天阔岸沙圆。晚饭鱼羹溢,秋衣暝色牵。离家无百里,寒月已凄然。
  • 古诗《望江南·津门忆》 - - 边浴礼 - - 津门忆,消夏舀梅汤。桂蕊香浮蕉叶盏,冰丝冷泡蔗梢糖。铜盏响丁当。
  • 古诗《倘秀才·往常真户尉见咱当胸叉手》 - - 关汉卿 - - 往常真户尉见咱当胸叉手。今日见纸判官趋前退后。元来这做鬼的比阳人不自由。立在丹墀内。不由我泪交流。不见一班儿故友。
  • 古诗《倚竹歌·主人好种玉》 - - 邓云霄 - - 主人好种玉,绕屋森琅玕。青青不避三冬雪,摵摵能生五月寒。丛底可宜喧啅雀,枝头犹欲伫鹓鸾。瑶琴抱出西园里,翛然四面清风起。似随流水到潇湘,水碧沙明映妃子。湘江妃子绿罗裳,嫩粉初凝解箨妆。谁道柯亭堪制笛,试听清韵一登床。细雨龙孙争迸出,须臾个个干云长。倚竹林消永日,棋局对...
  • 古诗《白杨河看月·白杨河上看明月》 - - 揭傒斯 - - 白杨河上看明月,昔人曾见今人别。茅屋数家河上村,化作三山白银阙。波平风静棹歌来,万顷冲融镜面开。今夜江南忆游子,空瞻云汉上昭回。茫茫万里燕齐路,北斗从横泰阶曙。黄河东逝月西流,明日南风过洪去。...
  • 古诗《送别祺公先生》 - - 屈大均 - - 父老讴歌惜,关河节钺无。安危谁可寄,出处道同孤。露冷边庭草,霜啼宪府乌。自今公宴罢,文采尽穷途。
  • 古诗《寒具·纤手搓来玉数寻》 - - 苏轼 - -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 古诗《道傍杏花一树盛开》 - - 杨士奇 - - 碧草初出地,杏花红满枝。粲粲耀晨旭,盈盈娇路岐。称我庭阶赏,植远不可移。玩之未忍别,念当长育时。
  • 古诗《陶佥宪约游厓山立张陆公祠》 - - 陈献章 - - 西风吹桂楫,公泛两厓间。落日看碑过,中流掩袂还。迹留新栋宇,名落旧江山。二百馀年下,谁无一日閒。
  • 古诗《又题画·我昔草堂云涧深》 - - 王绂 - - 我昔草堂云涧深,与君相近日相寻。别来猿鹤今何似,月色松声夜夜心。
  • 古诗《冬雨·寒威犹未敛》 - - 卢龙云 - - 寒威犹未敛,芳润已潜生。枯木逢沾湿,欣欣欲向荣。
  • 古诗《正月十八日甘棠院》 - - 蔡襄 - - 无奈閒情著物欢,更愁花草便阑珊。夭红嫩翠宜灯烛,放散笙歌静里看。
  • 古诗《赠方太古先生》 - - 李时行 - - 道在名方重,幽居常晏如。眼前无长物,床上有残书。素抱黔娄操,频空原宪储。文侯如见礼,应自式君庐。
  • 古诗《三月十四夜过念斋园中》 - - 张英 - - 良宵清话茗香随,曲径疏篱绕涧池。鹤舞自骄明月影,人过却在落花时。小龛佛据枯藤坐,高阁门依老树支。欲学东坡书小记,中庭荇藻正参差。
  • 古诗《去官·作吏何须久》 - - 金朝觐 - - 作吏何须久,恩深怨亦深。是非皆往迹,依恋总痴心。仰视浮云白,回看众壑阴。君亲奚有济,太息起悲吟。
  • 古诗《念奴娇·最难消受》 - - 蒋敦复 - - 最难消受,是落花时节,一声声雨。费尽伤春闲气力,多谢啼鹃辛苦。酒薄侵愁,灯寒压梦,长日如年度。无情草碧,天涯妨我延伫。记得前事关心,又小楼昨夜,东风如虎。禅榻萧条欺短鬓,不是双鬟妙舞。破寺吹箫,中年抱病,更有何人妒。黄昏几阵,沈沈帘影催暮。 ...
  • 古诗《戊午正月送赵工部赴江东参谋》 - - 陈文蔚 - - 设门大字题嘉遁,买宅浩然归去来。十亩清溪个个竹,一庭春意半窗梅。渔樵正伴诗翁乐,鸥鹭俄惊诏墨催。底事此中留不住,钓磻知有济时才。
  • 古诗《南歌子·强作千年调》 - - 洪适 - - 强作千年调,难逾五度春。脊令继踵漫相循。休要关心药裹也扃门。 蕙帐银杯化,纱窗翠黛颦。烧香试问紫姑神。一岁四并三乐几多人。  
  • 古诗《用谷字韵答提刑毅父治河桥》 - - 晁补之 - - 两堤马头高作山,两津车路深成谷。 截川夭矫暮虹背,排浪参差动蚿足。 七牛蹴河犹怒目,一牛从能往不复。 借牛使河此圣时,强饮不须求马玉。
  • 古诗《送王郎中》 - - 钱珝 - - 惜别远相送,却成惆怅多。 独归回首处,争那暮山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