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施翰的诗 > 严就卿广文过饮江楼兼柬周筠冲原文及翻译赏析

严就卿广文过饮江楼兼柬周筠冲

朝代:明代诗人:施翰时间:2023-04-08
水郭冬残木巳零,孝廉官舫自离亭。
一尊酒散犹衔照,百里人归总戴星。
橘柚霜悬荒圃赤,鸬鹚风度晚溪腥。
能诗此日惭知己,漠漠江云暗柳汀。

诗人施翰资料

严就卿广文过饮江楼兼柬周筠冲作者施翰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季鹰。幼倜傥有大志。家贫力学,通经史,娴骑射。中万历武进士,为云南参将。治军抚苗,四境肃然。寻擢都督佥事,谢病归。翰在京师时,邹元标以直言放归,建首善书院讲..... 查看详情>>

施翰古诗词作品: 《赠孝子胡体师》 《酬朱跃如彦成二王孙》 《严就卿广文过饮江楼兼柬周筠冲

严就卿广文过饮江楼兼柬周筠冲原文及翻译赏析

严就卿广文过饮江楼兼柬周筠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中秋香江海山玩月复过灯市酒楼简子威湘水》 - - 杨圻 - - 楼上霓裳第几声,天边战骨想纵横。广寒那有清虚府,破碎山河不夜城。
  • 古诗《闭关·闭关白日晚》 - - 沈曾植 - - 闭关白日晚,徂春落花知。修眉皖公山,有蹙云委迤。小雅阙华黍,楚声有哀时。登高望玄云,隐见龙鳞之。淮雨三日霖,淮堰千家危。救荒如救火,心急力不追。卢壑填已罄,监河贷何稀。妄想天雨金,不然地生肥。鸣哀惊野泽,计绌穷便宜。太息磨蝎翁,灾凶天所施。坐令击壤民,菜色无由毗。晓读柏堂...
  • 古诗《过新开湖·奇哉万顷水精盆》 - - 杨万里 - - 奇哉万顷水精盆,一线青罗缘却唇。只有向南接天去,更和一线也无痕。
  • 古诗《金台即兴·路入芦沟东复东》 - - 叶兰 - - 路入芦沟东复东,翠华高处是皇宫。池塘杨柳秋烟碧,帘箔楼台晚照红。
  • 古诗《七夕寄安道·去年此夕我拘官》 - - 韦骧 - - 去年此夕我拘官,君挟鱼轩到此安。自尔分驰数千里,岂图今日一交欢。风萍离合光阴速,月桂交游契分完。不倒玉壶终未已,待将河汉夜深看。
  • 古诗《江晚·呼风唱棹逐前艖》 - - 黄衷 - - 呼风唱棹逐前艖,自觉江程晚更赊。极浦雁行连螮蝀,夹洲渔火入蒹葭。浪痕到石潮还信,人影移湾客未家。莫向三山冲晦望,海天明日正晴华。
  • 古诗《十二月·昨日金风乍起》 - - 文肇祉 - - 昨日金风乍起,今宵大火西流。卧看牵牛织女,欢娱又一年秋。
  • 古诗《李陵台次韵杨学士》 - - 贡奎 - - 青山绕驿客重来,十里羸骖首重回。今古李陵悲绝处,夕阳野牧下荒台。
  • 古诗《送丁司训器之赴建平》 - - 潘希曾 - - 几年场屋擅才名,教铎初持向建平。燕市浊醪谈旧雨,潞河文鹢泛新晴。通家有分垂三世,游宦无端隔两京。珍重青毡携去好,讲坛高拥六经横。
  • 古诗《句·戴笠披蓑军十万》 - - 苏寿 - - 戴笠披蓑军十万,饥嗔饱喜客三千。
  • 古诗《华亭十咏·柘湖》 - - 段天祐 - - 湖水绿于染,人家半水滨。拿舟采山柘,举酒酹波神。芦荻生新渚,潮沙长旧津。夕阳渔笛起,愁杀未归人。
  • 古诗《依韵酬献陈州王密学见寄》 - - 强至 - - 触热初来太华西,恐烦后命促佳期。两人幕府叨同日,千载门阑值一时。储邸忽开趋诏召,宾筵空在失栖迟。念公诗句情无极,更听秦民话去思。
  • 古诗《吉水作尉时酬阎侍御见寄》 - - 李中 - - 谬佐驱鸡任,常思赋鵩人。未谐林下约,空感病来身。锁径青苔老,铺阶红叶新。相思不可见,犹喜得书频。
  • 古诗《木兰花·月皎露华窗影细》 - - 顾夐 - - 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博山炉冷水沈微,惆怅金闺终日闭。懒展罗衾垂玉箸,羞对菱花篸宝髻。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婿。
  • 古诗《用同年林一中韵哭陈弘载佥宪》 - - 黄仲昭 - - 宦辙南都偶共驰,相逢一笑即相知。才高拟报君心眷,数尽难逢国手医。朋旧一觞归榇远,妻孥千里旅魂悲。怀君何处肠堪断,月落空梁梦觉时。
  • 古诗《过渭川草堂·渭川草堂清渭滨》 - - 康海 - - 渭川草堂清渭滨,无数好花开暮春。小窗不受风雨逼,烂醉岂忧儿女嗔。数椽自可藉疏豁,百亩谁曾辞贱贫。凭君分我万竿竹,令我因以东卜邻。
  • 古诗《南乡子·携笼去》 - - 李珣 - - 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
  • 古诗《十六夜雨邀诸侄小饮》 - - 刘诜 - - 世事不可期,今宵竟疏雨。岂无樽中酒,终复减欢趣。子侄既满前,稍稍相笑语。共言见面稀,无月亦良聚。烛花剪欲尽,络纬语庭树。云开月已高,还照人归去。
  • 古诗《恭和御制初夏新晴较射》 - - 查慎行 - - 淑气迎新夏,华驺出晓晴。隔花初树鹄,穿叶不惊莺。月满开弓势,风高应羽声。谁知圣人意,耀德本无争。
  • 古诗《六言诗·汉家中叶道微》 - - 孔融 - -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 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布莫违。 百姓惨惨心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