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薛华》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王勃古诗:别薛华更新时间:2017-03-01

《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写给同乡好友薛华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送别朋友,抒写了诗人不满现实,感叹人生凄凉悲苦的情绪。诗的首联语意双关,借送人上路指出世路艰难,前途悲凉。颔联和颈联使用工稳的对仗句式,不仅揭示了友人将会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运,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最后一联绾合题意,抒写双方将承受的离别后的相思之苦。

注释
薛华:即薛曜,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
穷路:即穷途末路之意,喻世途艰难。
遑遑(huáng):惊恐不安貌;匆忙貌。问津:问路。津:渡口。
千里道:极言道路长远,非指实里数。
凄断:悲痛欲绝。百年:极言时间之长;亦指人的一生。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望的事情。漂泊:随水漂流或停泊。比喻行止无定所。
生涯:人生的极限。
去与住:即去者与住者,指要走的薛华与留下的自己。
梦中人:睡梦中的人,意即梦中相见,或前途未卜。[3] 
诗句译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诗人王勃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 查看详情>>

诗人王勃作品: 《秋江送别二首其一》 《重别薛华·明月沈珠浦》 《题九江英烈庙》 《春日还郊·闲情兼嘿语》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白下驿饯唐少府》 《山亭夜宴》 《泥谿》 《江亭夜月送别》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别薛华》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