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绿萝纷葳蕤》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古风·绿萝纷葳蕤更新时间:2017-03-14
这是一首弃妇诗。关心妇女生活,同情妇女的悲剧命运,是唐诗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描写一位柔弱的妇女,她美丽善良,忠于感情,却遭到丈夫的遗弃。这是封建社会广大妇女中具有普遍性的遭遇。诗人对这位妇女寄予极大同情,同时也表现诗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难以言表的哀怨。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化用《诗经·小雅·頍弁》中“茑与女萝,施于松柏”句意。绿色的女萝,缠绕在高大的松柏树干上。这里绿萝代指弃妇本身,松柏指她的丈夫。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这两句紧承开头两句。草木,指上文的绿萝而言。女萝只有依赖松柏才能生存,尽管历经寒秋严冬也不改变它的本性。这位妇女依附于丈夫,从未产生过别的念头,一心一意忠心于他。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本是咏婚嫁的诗,后来常用作赞颂新人年少俊美。此处指弃妇。“葑菲”,蔓菁与萝卜一类的菜。《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下体,指根茎,原意指采者不应因其根茎不良连叶也抛弃。后因用作有一德可取的谦词。这两句是弃妇的自叹自怜:尽管我还年轻美貌,丈夫却百般挑剔指责,其实我没有什么过错呀。诗人以“夭桃”比喻弃妇年轻美丽,以“葑菲”暗示她遭到丈夫嫌弃。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这是对弃妇形象的刻画。玉颜,美好如玉的容颜。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云发,指秀美的长发,像云彩一样飘逸;素丝,即白发。诗人极写弃妇之美:貌如美玉。所有的美人在她面前都失去光彩;青丝如云,娇媚多姿。就是这样的美貌,仍遭到了丈夫的粗暴抛弃。“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这是弃妇的感叹:她的美貌犹在,但丈夫恩爱已绝,她将怎么办呢?弃妇没有明说丈夫已经抛弃了她,却深深地道出内心的悲哀。
李白这首诗寓意颇深’极尽哀怨之能事,为自己怀才不遇鸣不平。诗人以“玉颜艳红彩”的弃妇来自况,总不能用雄浑恣肆的笔法,而必须以含蓄蕴藉的手法来描绘。弃妇温柔哀怨,言有尽而意无穷。“松柏”“君子”表面写弃妇的丈夫,其实是喻君,就是李白曾寄托莫大希望的唐玄宗。李白希望为君效力,像女萝依附松柏那样,表现出“岁寒尚不移”的决心。可是尽管他才思敏捷,胸怀大志,年迈昏愦的唐玄宗只需要他来点缀皇家行乐而已。留给李白的,就是满腹的牢骚。最终“君子恩已毕”,他像弃妇一样被赶出了长安。通篇不着一个“怨”字,而哀怨之意已溢满纸上。
全诗构思委曲,文情跌宕。首四句以女萝与松柏比喻弃妇对爱情的忠贞。五、六句连用“夭桃”“葑菲”两个典故,描写弃妇复杂细微的心理变化。然后写弃妇容貌,令人同情。尾二句揭示她命运悲剧的原因。弃妇之喜之悲,娓娓道来,写出她内心愁苦怨之深长。写弃妇之美,反衬弃妇之恨;弃妇如此之美,却仍被捐弃;虽被捐弃,仍然痴情空望,茫茫世路,她将走向何方呢?诗就这样在层层反跌中揭露“君子”冷酷寡恩,更突出弃妇的可悲命运,寓意也更深刻。

《古风·八荒驰惊飚》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写安史乱起,天下惊扰,明皇逃蜀,百姓担忧。

诗人李白资料

赏析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古风·绿萝纷葳蕤》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