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碧芦青柳不宜霜》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范成大古诗:秋日·碧芦青柳不宜霜更新时间:2017-11-27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绝句。所谓寄托,就是“虽不言正意,而言外有无穷感慨”。
诗人用“黄”、“冷”、“寒”、“荒”等字眼,渲染出郊外秋日凄苦萧瑟的气氛。“莫把”两句,忧国之心融入悲秋之感,秋更迷离,悲更忧愤。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是写江南秋天荒凉的景象,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芦苇和杨柳,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加衬托,春天的碧绿和秋天的枯黄的对比是十分强烈的,同时,碧绿又反衬出“荒”来,再加上“冷云寒水”的映衬,就显示出“凉”来。弦外之音就是,这荒凉的江南秋色就是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真实写照,枯黄的芦苇和杨柳就是奴颜婢膝,奉迎敌国的朝中君臣,他们根本经不起风霜的袭击,早已变成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了,而这些人偏偏厚颜无耻,居然向“北客”(金人)夸耀起“江南好”来。
林升的《题临安邸》创意与之相同,但写法明显不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得很生动,很感人,很有讽刺的意味,但用意醒豁,所以,在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方面稍逊于这首诗一筹。但林升那一首又非常通俗,有便于流传的绝佳艺术效果,这首诗亦逊之一筹。
《望乡台》是南宋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范成大被调到成都出任知府的赴川途中,全诗用简练质朴,清新疏朗的语言表现了诗人的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既有愿为国效力、不应因征途遥远而犹豫彷徨的心情,又有对家乡切切的思念和不尽的眷恋。全诗质朴简淡,语言清新疏朗,但所蕴含的心绪却幽婉,别有韵味。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静江府(桂林)赴成都任所,入川境途中作此诗。登台望乡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许多地方都有望乡台,这个望乡台可能是作者入川路上遇到的一座高峰。诗人登高望远,权以为题,以表达宦身千里、殷切思乡的心情。

诗人范成大资料

鉴赏作者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查看详情>>

诗人范成大作品: 《五月闻莺·桑阴净尽麦头齐》 《长安闸·斗门贮净练》 《读白傅洛中老病後诗戏书》 《四时田园杂兴》 《浣溪沙·送尽残春更出游》 《中秋无月·扑地痴云欲万重》 《五言诗·汗渍筇枝赤》 《次韵胡邦衡秘监》 《荣木·薰风南来》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秋日·碧芦青柳不宜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