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山市晴岚》赏析

朝代:元代诗人:马致远古诗:寿阳曲·山市晴岚更新时间:2021-01-28
这支曲子写傍晚小山村雨过天晴的秀美景色。雨过天晴,山村映照在落日余晖中;晚霞作衬,四周山峦像锦屏风般迷人;眼前的草店与山村景象连成一体,构成一幅和谐清新静秀丽的“山市晴岚”图。
“花村外”,首句暗点题面中“山”字。“花村”一词,是点明描写的是山花烂漫的山村;一个“外”字,将景物描写的境界扩大,表明此曲着眼点不是山村内景,而是山村外景。接着,“草店西”,暗扣题面“市”字。“西”字与前句“外”字相呼应,进一步表明此曲不是描写草店本身的面貌,而是描写草店外的自然风光。花村、草店,虽非作者落墨之所在,但恰如古人山水画的“点俏”,使一幅宁静,恬淡的山水画平添一丝生气,使人想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的意境。这样,全曲的凤景描绘便有了一种既在人间,而又超尘脱俗的意味。故此曲以“花村”“草店”开篇,却又妙在似写未写,它是全曲总意境的一个有机成分。
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又扣题面中“晴”字。按《北词广正谱》,此曲牌第三句的句式是上三下四,读若“晚霞明、雨收天霁”。“晚霞明”为一顿,三字将山市上空写得清新通明,灿烂多彩,且又点明所写的是晚晴。“雨收天霁”又一顿。此句最妙在一“明”字,它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雨后晚晴给人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下文的描写则无不由“明”字生出,此可谓全曲风景描写之“眼”。
第四句“四围山一竿残照里”,将视线进一步移向“花村外,草店西”的四周之山。“一竿残照”与前句“晚霞”巧妙衔接,曲意流畅自然。“一竿残照”,本为一竿照”之意,指夕阳距山仅一竿之通。然若照应上文的“草店”,似亦可指草店上空的一竿酒旗。此曲题为“山市晴岚”,小酒店上空,有一面酒旗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在微风中悠悠飘拂,使绮丽的大自然风光中又渗透着人间生活气息,则更富有诗意。此句与《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末句“锦屏风又添铺翠”,锦屏风,是用比喻对“四围山色”的进一步具体描绘。山色青青,在淡淡雾气中联成一片,再加上夕阳晚霞的辉映,就像锦屏风立在“花村外,草店西”。这个比喻极其形象。唐代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诗,有“夕阳彩翠忽成岚”之句,这里化用其意境。夕阳照射雨后的青山,水蒸汽上升,产生雾汽,锦绣的青山好像添铺了一层彩翠,这个境界何其绚丽多彩。
“山市睛岚”是宋元间画家诗人笔下经常出现的一个审美境界,元代诗人曲家对这一境界题咏的角度是不同的。元代诗人揭傒斯有《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板桥双路口,此世几回过。”偏重于描写地面景物,描写的中心是行人,主要表现了一种生活美。而马致远这支小令则由天及地,描写的中心是晴岚,着重表现了自然美。由此可见,诗人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和表现中心。
《喜春来·金妆宝剑藏龙口》是元代文学家张弘范所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刻画出一位古代大将威武雄壮的姿态,表现出立下卓著战功后志得意满的心情。此小令语言简洁凝练,人物形象描绘,人物内心的描写,都生动传神。
据明叶子厅《草木子》卷四《谈薮篇》载:“伯颜丞相与张九(张弘范排行第九)元帅,席上各作一《喜春来》小令。伯颜云:‘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张弘范唱和了这首小令。据《元史》伯颜、张弘范两传,至元十一年(1274年),左丞相伯颜领行中书省总兵攻宋。次年十一月,元兵分三路攻临安(今浙江杭州),伯颜率中军从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发。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三路元兵会师于临安,二月,南宋幼主出降。细玩曲意,伯颜、弘范席上作曲之事,当在1276年元兵会师临安之后。

诗人马致远资料

赏析作者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被后人誉为马神仙,汉族,元代著名戏曲家,元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 查看详情>>

诗人马致远作品: 《赚煞·治世圣人生》 《尾·众神仙都来到》 《寄生草·你道他都修善》 《十二月·休道是咱家动情》 《拨不断·名利竭》 《金盏儿·上昆崙》 《么篇·我见他掩了泪眼》 《收尾·筵前一派仙音动》 《卜金钱·想那捕鱼叟蓑笠纶竿》 《叨叨令·往常我青灯黄卷学王道

《寿阳曲·山市晴岚》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