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桐·玉垒高桐拂玉绳》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蜀桐·玉垒高桐拂玉绳更新时间:2020-05-26
《蜀桐》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桐树之高;后两句则写桐树虽高,并曾教紫凤无处栖身,但终不免斫而为琴,被人用以弹《坏陵》。全诗深婉精丽,旨意隐秘。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致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蜀桐》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其时,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奉调回长安,诗人以幕府属员的身分随柳回京。仲郢内征,好似良材之斫作秋琴,而自己则从此托身无所,感慨之下,写下这首诗。一种认为诗人以蜀桐为喻,颂扬李德裕是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并感叹他遭了殃,远贬崖州,自己变得无依无靠。一种认为是诗人为自己失恋而作。题旨以“蜀桐”代情侣。对照诗人的《玉山》,“桐拂千寻”,就是“玉垒高桐拂玉绳”;“凤要栖”桐,即获得爱情;“枉教紫凤无栖处”,则诗人受环境影响而失恋。只因诗人“学仙玉阳东”时,朝夕与“玉阳”相处,于是一系列的情诗皆用“玉山”、“玉垒”。
注释
蜀桐:此指桐木斫成之琴。
玉垒:山名,在四川。
玉绳:星名,北斗第五星。
上含非雾下含冰:言桐树之高。非雾:雨雪或云霭之细密貌。
枉教:空教、徒让。
坏陵:琴曲名,相传为伯牙所作。
白话译文
玉垒山上的高高桐树挺立苍穹,抚拂星辰,树梢上裹着朦胧的云雾,树根浸着厚厚的寒冰。
但是徒然长得这般高大并未成为紫凤栖身之材,却被砍作了秋琴,悲伤地弹奏着《坏陵》。

诗人李商隐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查看详情>>

诗人李商隐作品: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破镜·玉匣清光不复持》 《明日·天上参旗过》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有感·九服归元化》 《公子·外戚封侯自有恩》 《寄华岳孙逸人》 《漫成五章·生儿古有孙征虏》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九月于东逢雪

《蜀桐·玉垒高桐拂玉绳》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