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魏晋 > 陈寿 > 华歆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华歆传

朝代:魏晋作者:陈寿更新时间:2018-09-12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衣冠(士大夫、士族)无不游行(游逛)市里。歆为吏,休沐(洗脸)出府,则归家阖(关闭)门。议论持平(议事论人秉持公正),终不毁伤(诋毁中伤)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芬阴(暗中)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伊尹)、霍(霍光)之所难。芬性疏(粗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拱从歆言而止。后芬果败,洪乃服。
……东至徐州,诏即拜歆豫章太守,以(因)为政清静不烦(烦扰百姓),吏民感(感激)而爱(爱戴)之。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稳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白白)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标记),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因而)所受遂多。念(考虑)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歆至,拜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荀彧(yù)为尚书令。太祖征孙权,表歆为军师。魏国既建,为御史大夫。文帝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及践阼(zuò,即登基称帝),改为司徒。歆素清贫,禄赐以振(通“赈”,赈济)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dàn,一石米)之储。公卿尝并赐没入生口(没收入官的女奴),唯歆出而嫁之。……
黄初中,诏公卿举(推荐)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用)安车征(征召)之。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三百户,转拜太尉。歆称病乞退,让位于宁。帝不许。……
太和中,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驾临)许昌。歆上疏曰:“……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治理国家),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胜利)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基础),民以衣食为本(根本)。使中国(中原)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背井离乡)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挑衅),可坐而待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操劳)于前世,犹不克(能够)平,朕岂敢自多(自赞),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认为)不一探取(攻取),无由(理由)自弊(损坏),是以(因此)观兵以(来)窥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是)前事之鉴,朕敬(恭敬地)不忘所戒(劝诫)”。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
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

陈寿资料

华歆传作者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 查看详情>>

陈寿古诗代表作品: 《刘璋传》 《柳世隆传》 《朱异传》 《辛毗传》 《周泰传》 《黄忠传》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 《徐奕传》 《邴原传》 《郭淮传

华歆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华歆字子鱼,是平原高唐人。高唐县是旧齐国的著名都市,士族们没有不在大街游逛的。华歆做小吏,每天都洗完脸出家门,(公事完毕)就回家紧闭大门。他议事论人秉持公正,始终不曾诋毁伤害过他人。同郡人陶丘洪也很有名气,自认为远见卓识超过了华歆。当时王芬与豪杰商议要废除汉灵帝,王芬暗中邀请华歆、陶丘洪一起商议,陶丘洪想要参与,华歆阻止...'

查看详情>>

文言文《华歆传》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游黄山记》 - - 袁枚 - -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
  • 文言文《与荀彧追伤郭嘉书》 - - 无名氏 - - 傅子曰:太祖与荀彧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
  • 文言文《伊犁凿井》 - - 无名氏 - - 伊犁(1)城中无井,皆汲(2)水于河。一佐领(3)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4)其下无水,树安得(5)活?”乃拔木就(6)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7)...
  • 文言文《晏子谏求雨》 - - 无名氏 - -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
  • 文言文《詹何钓鱼》 - - 无名氏 - -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
  • 文言文《王冕读书》 - - 宋濂 - -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
  • 文言文《郑默传》 - - 房玄龄 - - 郑默,字思元。起家秘书郎,考核旧文,删省浮秽。中书令虞松谓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转尚书考功郎,专典伐蜀事,封关内侯,迁司徒左长史。武帝受禅,与太原郭奕俱...
  • 文言文《陈瑄传》 - - 朱由检 - -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
  • 文言文《杨大异传》 - - 脱脱 - - 杨大异,字同伯,唐天平节度使汉公之后,十世祖祥避地醴陵,因家焉。祥事亲孝,亲亡哀毁,泣尽继以血,庐墓终身。事闻于朝,褒封至孝公,赐名木植墓道,以旌其孝。大异从胡宏受《春秋...
  • 文言文《新唐书·陈夷行传》 - - 欧阳修 - - 陈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由进士第,擢累起居郎、史馆修撰。以劳迁司封员外郎,凡再岁,以吏部郎中为翰林学士。太子在东宫,夷行兼侍读,五日一谒,为太子讲说。...
  • 文言文《蒋琬传》 - - 陈寿 - -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
  • 文言文《龙敏传》 - - 薛居正 - - 龙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唐庄宗定魏博,敏闻故人冯道为霸府记室,乃客于河中,岁归太原,馆于冯道之家,监军使张承业即署敏为巡官,典监军奏记。庄宗平河、洛,征为司门员外郎,以...
  • 文言文《张蒲传》 - - 魏收 - - 张蒲,字玄则,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后改为蒲。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蒲少有父风,颇涉文史,以端谨见知,为慕容宝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
  • 文言文《晁错传》 - - 班固 - -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
  • 文言文《周纡传》 - - 范晔 - -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
  • 文言文《管蔡世家》 - - 司马迁 - - 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
  • 文言文《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 - 韩愈 - - 君讳1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2负气3,不肯随人后举选4。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致5,困于无资地6,不能自出,乃以干7。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得志,皆乐熟...
  • 文言文《空城计》 - - 无名氏 - -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 文言文《谏逐客书》 - - 李斯 - -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
  • 文言文《陈情表》 - - 李密 - -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