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早秋》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池上早秋更新时间:2020-04-17
这首小诗是诗人于公元826年(唐宝历二年)在苏州时作。诗的前六句写景,结尾抒发感慨。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
诗开始的“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首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画面:秋水满池,碧波荡漾,有荷花点点,菱芰片片点缀其中,秋风徐来,清凉送爽,一扫夏日的炎热,这是何等令人赏心悦目的事。但是,一幅画仅仅有水、有荷,尚嫌单调,还必须有外围景物。下文“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正是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其实栏干本身不会生凉,“早凉生北槛”云云,是写早秋的天气已产生了凉意;同时,满池秋水,参差荷芰,本身就使人产生暑意顿消之感。池水,绿色荷叶、菱角,配上护池栏干、篱笆,加之颈联所写远处隐约掩映之柳树,每当夕阳返照,色彩鲜明,风景宜人,一幅构思巧妙的画面展现出来了。
诗中有画堪称好诗,但诗毕竟不是画,它还要传递一些画所无法表达的东西。“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表面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沧桑之感,实中有虚,亦实亦虚。诗人以蝉自托,自己虽然做了多年的官吏,但屡屡直言招祸,渐渐噤若寒蝉,不再忠言直谏了。“风干”句则以柳树经秋叶落,暗指自己的年迈体衰。《世说新语·言词》:“顾悦与简文帝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白居易三十有余而发白,这年春天又害痰喘,眼病,不幸坠马,因此这“风干柳意衰”中暗寓着诗人无限的悲愁在内。这一联中,两个动词,“饱”、“干”出语新颖、奇警。末句“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看似解脱旷达之词,实际是有苦说不出,有泪不能流,已如寒蝉、秋叶,虽是“夕阳无限好”,但“黄昏”即将到来,未来的命运如何,是难以预测的。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排律。作者因新缝制的绫袄而想到农民劳作的艰辛,耳际仿佛听到了民众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呼号。此诗用了很大篇幅表现绫袄的温暖舒适,与后文贫民的饥冻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了作者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全诗讲究对仗,合乎声律,借鉴赋法,多用铺陈,无论从格律上或从写法上说,都是相当标准的七排。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或六年(832)冬,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其时,朝政腐败,藩镇割据,朋党相争,宦官专权,赏罚失度。《旧唐书·白居易传》载:“大和已后,李宗闵、李德裕朋党事起,是非排陷,朝升暮黜,天子亦无如之何。”白居易没有与当时的宦官集团同流合污,也没有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他多次呼吁,以求“箴时之病,补政之缺”,然而他的意见却是无人采纳,反而遭人排挤,只得“致身散地,冀于远害”。
白居易另有《六十拜河南尹》一诗。诗中云:“六十河南尹,前途足可知。老应无处避,病不与人期。”这说明当时他已老病缠身。他虽然官卑职微,年又老迈,无回天之力,却仍有忧民之心。这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即是他关心百姓疾苦的人道主义思想始终未泯的明证。

诗人白居易资料

赏析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详情>>

诗人白居易作品: 《郭虚舟相访》 《早兴·晨光出照屋梁明》 《思子台有感二首》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哭刘尚书梦得·今日哭君吾道孤》 《醉后题李马二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 《宿东亭晓兴

《池上早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