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更新时间:2018-01-05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是由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闻钟梦觉,只西风满窗而已。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
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至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作者为闲居带湖、瓢泉时期,其间除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为福建安抚使外,一直赋闲在家。此时他心情十分矛盾,“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这并非他的愿望,他依然惦念着北伐事业。由于感情抑郁不平,时间又悠闲有余,故尔这一期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
注释
⑴夜半闻钟:《王直方诗话》:“欧公言:唐人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说者云:‘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
⑵身世:平生。酒杯:借酒浇愁。
⑶汉殿:刘邦,代指汉代宫阙;秦宫,秦始皇,代指秦朝宫阙。
⑷梦入:梦境。少年丛,当谓英雄年少种种。
⑸歌舞:身世。
⑹误:没有。
⑺西窗:思念,代指抱负。
⑻卷地: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多指风。代指身世悲凉。
白话译文
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渡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
少年繁华如梦,如今一一破灭,让人直欲遁入空门,做隐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寻觅夜半禅钟的时候,却只有卷地的西风,严酷的现实,教人无梦可做,无处可托。

诗人辛弃疾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古诗《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的名句翻译赏析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