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杜荀鹤古诗: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更新时间:2020-07-21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诗人不兜任何圈子,落笔就写郡中叛乱后的恐怖世相。人们握手相看,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这是一种极不正常、极为压抑的情况。对于它的原因,只轻轻一点:“军家刀剑在腰边”,就像一个特写镜头,意味深长。“在腰边”三字极妙,暴力镇压的威慑,不待刀剑出鞘,已足以使人侧目。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乱军的跋扈,百姓的恐惧,诗人的不安,俱在不言之中。这种开门见山的做法,使人感到这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按捺不住的喷发。
“遍搜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二句承上“军家刀剑”,直书乱兵暴行。他们杀人越货,全是强盗的行径。其实强盗还畏惧王法,还不敢如此明火执仗,肆无忌惮。“杀”字前著一“乱”字,则突出行凶者面目的狰狞,罪行的令人发指。“不怕天”三字亦妙,它深刻地写出随着封建秩序的破坏,人的思想、伦常观念也混乱了。正常时期不怕王法的,还怕天诛呢,但天子威风扫地的末世,天的权威也动摇了,恶人更是“和尚打伞”,为所欲为。
“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拆寺敞坟,在古代被视为极大的罪孽,恶在不赦,这时却在青天白日下发生着。战争造成大破坏,于此也可见一斑。诗人通过搜宝货、杀平人、拆古寺、开荒坟等时事,生动地展示了满目疮痍的社会状况,同时也表现了对乱军暴行的切齿痛恨。
“郡侯逐出浑闲事,正值銮舆幸蜀年。”这像是无奈何的叹息,带着九分伤心和一分幽默:你看,这种局面,连一方“诸侯”的刺史都没办法。岂但没有办法,他还自身难保,让“刀剑在腰边”的乱军轻易地撵了,全不当回事。郡守如此,皇帝也自身难保。“銮舆幸蜀”,不过是好听一点的说法而已。诗末的潜台词是:如今皇帝蒙尘,郡守被逐,四海滔滔,国无宁日,你我“同志”,空怀忧国忧民之诚,奈何无力可去补苍天,只有记下这一页痛史,留与后人平章去吧。
这是一篇用口语俗调唱咏时事的佳作,诗中严厉抨击战乱中军人肆虐,并对唐王朝的昏愦无能尖利嘲诮。诗中将乱军暴行并列铺陈,写出一片恐怖世界。仔细玩索,前六句刻意暴露,固然有力,然而,倘无后两句以感慨无端,不了了之相补救,就不免失之剑拔弩张。
《送人宰吴县》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规劝友人到任后关心百姓,颔联闸明为官的准则,颈联描绘吴县的水乡风情,尾联则是诗人给友人的临别赠言。全诗立意高,持论正,议论虽多而不枯燥,语言虽直而自有韵致。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吏治腐败。至晚唐,不仅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干戈不息,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军伍也烽烟四起,人民大多沦为灾民。在苏州属县吴县,不仅有潮水淹没田地的天灾,复有战乱兵燹所致的人祸。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友人要到吴县为官作宰,诗人于是写此诗以赠,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诗人杜荀鹤资料

鉴赏作者杜荀鹤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史..... 查看详情>>

诗人杜荀鹤作品: 《送友游吴越》 《将入关安陆遇兵寇》 《赠僧·利门名路两何凭》 《寄临海姚中丞》 《秋日卧病》 《隽阳道中·客路客路何悠悠》 《送人宰德清》 《寄李溥·如我如君者》 《入关历阳道中却寄舍弟》 《维扬逢诗友张乔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