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诗·良辰启初节》赏析

朝代:魏晋诗人:曹丕古诗:孟津诗·良辰启初节更新时间:2020-09-16
良辰启初节,高会构欢娱——立春这一节气开启了新年第一个美好的时光,在高高的楼台上举行宴会,令人感到欢乐。良辰:美好的时光。启:开始。初节: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即立春,在阴历的每年二月六日或七日。高会:在高台上举行宴会。会构:一作构极。欢娱:快乐。
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衢——坐在高高的楼台上,向上可以碰触到祥瑞的云彩;向下可以俯视四通八达的孟津。通天:上通于天,形容极高。拂:触到,接近。景:祥瑞。俯临:俯视。四达:四通八达。衢:大道。四达衢,指孟津。
羽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区——羽觞和象樽里飘浮着酒的香气,豆和区中盛满了美味佳肴。羽爵:羽觞,古代的饮酒器。状如雀鸟,左右形如两翼。一说插鸟羽于爵中,促人速饮。羽,一作明。象樽:象牙制的或形状似象的一种酒杯。珍膳:美味佳肴。盈:盛满。豆:古代食器。亦用作装酒肉的祭器。形似高足盘,大多有盖。多为陶质,也有用青铜、木、竹制成的。区:量器名。《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晋·杜预注:“四豆为区。区,一斗六升。”
清歌发妙曲,乐正奏笙竽——乐人在宴会上演奏笙竽,伴随着美妙的乐曲,美人启齿唱歌,歌声清甜圆润。乐正:乐官名。周官有乐正,为乐官之长。乐师为小乐正,为乐官之副。此指演奏人员。笙、竽:古代管乐器。笙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竽形似笙,管三十六簧。
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白日西斜,暮色降临。于是点亮烛火,借着月光,继续欢乐。曜灵:太阳。西迈:西斜。炎烛:灯火。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仙人,后用为月亮的代称。
翊日浮黄河,长驱旋邺都——明天就要渡过黄河,长驱直入,就要凯旋邺都了。翊日:同翌日,明日。浮:渡过。孟津在黄河北,归邺须渡过黄河,故称。旋:返还。邺都:地名。今河北临漳。
据张可礼《三曹年谱》,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西征张鲁。这年的十一月,张鲁归降曹操。次年二月,曹操归邺。此诗当作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初立春之日。次日,曹丕即随父归邺,故诗有“翊日浮黄河,长驱旋邺都”句。诗刻意营造了兴奋热烈的氛围,“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衢”,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诗人宏大的志向。
《芙蓉池作》是魏文帝曹丕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中描述了芙蓉池畔的优美夜景和作者的怡悦心情。此诗反映了当时诗风的某些重要变化:如写景成份的增多,对仗句的使用,辞藻的华丽,景象的壮观等。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署,为副丞相。天下向慕,宾客如云。当时在曹魏的大本营邺城聚集了一批文士,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曹丕为领袖人物,曹植为重要成员,“建安七子”多数参与。闲常之日,他们饮宴游赏,唱和诗赋。此诗当作于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或以后几年间。

诗人曹丕资料

赏析作者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 查看详情>>

诗人曹丕作品: 《广陵于马上作诗》 《大墙上蒿行》 《诗·回头四向望》 《诗·酒人献三清》 《善哉行·朝日乐相乐》 《上留田行·居世一何不同》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陌上桑·弃故乡》 《秋胡行·尧任舜禹》 《董逃行·晨背大河南辕

古诗《孟津诗·良辰启初节》的名句翻译赏析

《孟津诗·良辰启初节》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