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为怀宁赵仇香赋》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婆罗门引·为怀宁赵仇香赋更新时间:2018-03-30
《婆罗门引·为怀宁赵仇香赋》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写作者与赵仇香重逢,赞誉赵仇香高超的吹笙技巧;下片作者追忆与赵仇香的过去交往,对比眼前,设想将来,表达了作者对赵仇香的深情厚意。
《婆罗门引》,双调,七十六字,上片七句四平韵,下片七句五平韵。此词据唐《教坊记》“有婆罗门小曲”,《宋史·乐志》“有婆罗门舞队”。又据传由唐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至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改婆罗门为霓裳羽衣(曲),属黄钟商。宋词调、词牌名可能据此。又段克己有词名“望月婆罗门引”,故有“婆罗门引”名称。又婆罗门一词系古印度社会等级制的名称。现据上述可知,在中国唐宋时代西凉地区少数民族已有此舞曲,可见此曲与印度文化传入中国有关。  
“香霏”两句,言词人与赵仇香相逢在酒宴上。洁白的玉壶中盛着佳酿,宴饮中酒香四溢。“瘴花”,即酒花、酒糟也。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有“绿蚁新醅酒”之说,“绿蚁”,也就是酒糟,与“瘴花”一样借代佳酿。“西风”三句是说:两个人在秋风初起之时相逢在这苏州的酒宴上,如果有人问,什么人是吹笙的高手?大家一定都会说是赵仇香。“董双成”,王母手下的仙女,此借喻赵仇香。“奈司空”两句,言赵已将一些旧曲调吹过无数遍,没有新调儿就不能使赵充分吹出笙的神韵。这里另有潜台词,词人是说:为此,我制作了这一首《婆罗门引》的新词,给你试吹,供大家欣赏。上片重在赞誉赵仇香高超的吹笙技巧,也暗示出她只是个流寓社会低层供人玩乐的歌妓。  
“瑶台”两句,梦中追寻。此处是说:我在幻梦中沿着曲折的栏干拾级而上,却不知到达你住的“瑶台”,究竟有多高?上片已把赵喻作“董双成”,所以下片紧接着说她住在“瑶台”仙境中。“空忆”两句,中间缺一字,据他本补作“叠”字。此是回忆过去,对比眼前。词人说:想从前我与你曾像蝉儿一样双双在绿柳浓荫之中互相唱和,如今这种快乐的时光已是一去不复返,留下来的惟有这眼前寂寞的秋景。“堂空”三句是说:遥想这次宴饮散后,我俩也将分手离开,离别时忧郁的心情更感到这秋夜寒露的凉意。今后请哪个人把你召唤来,大家能够再次欢聚在一起?你就像那天上团团的圆月,却被屏风、帘儿阻隔在外面,再加上烟雾朦胧,使我难识“庐山真面目”,所以我俩的重逢,恐怕也难以预测。下片记述过去、现在、将来,词人对赵仇香的深情,于此可见。

诗人吴文英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婆罗门引·为怀宁赵仇香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