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赋》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罗隐文言文:市赋更新时间:2020-07-02
内容上,全赋分三段。第一段写齐景公“幸晏子所止”,由齐景公提问集市为何物来引起下文。第二段写晏婴答齐景公问,这一段是此赋的中心所在。作者借晏婴之口述说了集市之为物,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这里,惟货是瞻、惟利是图:“货盈则盈,货散则散”,人们“先己后人,惟贿与赂,非信义之所约束,非法令之所禁锢”。这些人心里有货、目中无人,不受道德的约束、不惧刑罚的惩处。主宰他们心灵的,惟利而已。因而对货的态度,也是从利出发,不考察审视其本质的是非贵贱,而要去看风头、趋时尚,取外表、重打扮。“物或戾时,虽是亦非;工如善事,虽贱必贵。”至于货物出手之后如何,无人去管。集市之“态”,当然是一种“世态”且是此赋所写的主要“世态”。此外,从“贱则委地,贵则凌霄”、“贤愚并货,善恶相混”等中可窥见有唐一代的末世人情。第三段以齐景公的大彻大悟收束全篇,点明全赋主旨。这里,齐景公的话有如童话中的一根魔棒,经它一点,堂堂朝廷里庄严妙相的圣明的天子,衮衮诸公,便成了前面市场上的奸商市侩。
此赋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讽刺。一是“剥露”。所谓“剥露”就是“剥去假象和伪装,把社会生活中丑恶东西的本质径直暴露给观众,它的特点是由角色自我剥覉其丑恶本质”(王寿之《元杂剧喜剧艺术·讽刺》)。在这篇赋里,不是通过别的人物,也不是由作者出面,而是由当事者齐景公本人,自我剥露其作为封建统治者以奸商市侩的行径、手段来从政的丑恶,以他自作聪明的大彻大悟式的自白,向读者宣告了他们一伙丑类的昏馈、愚蠢、颟顸,自我暴露了这伙封建王朝末世统治者,利令智昏已到了不辨其本阶级所标榜的是非和毁誉的地步。二是“讥笑”,尽管此赋作者没有出面揭露丑恶,但通篇却充满着他的讥笑。在赋的最后一段中,作者把景公治国和市侩交易放在一起比对,显示了齐景公本不懂治国(“始非而蒙昧”),如今却自以为懂得了治国(“今祛寡人之蒙昧”),并自我欣赏这种自以为是的顿悟(“吾知之矣,谨以从政,庶无尢悔”),主要而且特别是显示了治国者的市侩本质,在君主和市侩之间画了一个等号。流露出作者不屑于对比直接(或正面)作裁判、下断语的傲慢,如此构成的讥笑,是一种把封建统治者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冷峻的讽刺艺术。在“陛下圣明,臣罪当诛”已成为思维定式的时代里,作者看出这些庞然大物不可救药,对无望者不寄希望,足见他清醒的头脑,不凡的识见。
全赋语言质朴,行文如行云流水,晓畅自然,不假雕饰,不务辞藻,不重典实,通过齐景公与晏婴的问答叙述集市贸易的方方面面,井然有序,杂而不乱,其描述形象而活泼,语言幽默而诙谐,将春秋时齐国的商业活动作了生动、详细的描述,犹如一轴活灵活现的“齐鲁市贸图”。因为作者有所为而作,有所感而发,内容充实,无暇敞作,也不赝做作。
注释
①归:全诗校:“一作悲。””晚翠:傍晚苍翠的景色。
②犹:全诗校:“一作旋。”
③丹青手:指画师。
④片:全诗校:“一作段。”
白话译文
曾经陪伴着云朵等到傍晩来临,也曾看到秋天的落日。
世间有无数擅长画事的高手,却没有人能把我此刻愁苦的心境描绘出来。

诗人罗隐资料

鉴赏作者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 查看详情>>

诗人罗隐作品: 《经张舍人旧居》 《谩天岭·西去休言蜀道难》 《故洛阳公镇大梁时隐得游门下今之经历事往人非聊抒所怀以伤以谢》 《莲塘驿·莲塘馆东初日明》 《咏史·蠹简遗编试一寻》 《投所思·憔悴长安何所为》 《除夜寄张达》 《贵游·馆陶园外雨初晴》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 《霅溪晚泊寄裴庶子

《市赋》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