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贞甫墓志铭》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归有光文言文:沈贞甫墓志铭更新时间:2018-10-26
注释
(1)马鞍山:在江苏昆山市西北,形似马鞍,故名,又名昆山。浮屠:佛塔。
(2)王氏:归有光的继室。前妻魏氏早故。
(3)兄弟:这里指姊妹。古代女子也可用兄弟相称。
(4)内家:妻子家。
(5)邓尉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因汉代邓尉曾隐居于此,故名。山以梅花著称。
(6)虎山、西崦:山名。
(7)嘉靖二十年:1541年。嘉靖为明世宗年号(1522—1566)。
(8)安亭:镇名。在今上海市嘉定县西南。
(9)吴淞江:古称松江,也称苏州河。源出太湖瓜泾口,东流到上海市区外白渡桥入黄浦江。
(10)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与上海市的嘉定县接壤。
(11)江海之滨:指安亭。
(12)翕(xī)吓:显赫。
(13)伉厉:正直严厉。
(14)介介:耿介。
(15)浮屠、老子之宫:指佛寺、道观。
(16)科举速化之学:指应会科举考试能迅速登科的学习办法。
(17)畏:敬服。
(18)精庐:书斋。
(19)啜(chuò)茗:品茶。
(20)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21)原:高地。先茔(yíng):祖先的坟地。
作品译文
我初次认识沈贞甫时,他还很年轻,在马鞍山一座寺庙旁读书。等我娶了王氏,(王氏)和贞甫的妻子是姊妹,经常在岳丈家相见。我曾经到邓尉山中小住,贞甫也来同住,天天到虎山、西崦周围的山上游玩,观赏太湖七十二峰的美景。嘉靖二十年,我定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边,界于昆山、嘉定之间,沈家世代在此居住。贞甫因此更加亲近善待我,凭借着文字往来,没有一天不这样(每天都和我有书信往来)。因为我仁途坎坷,但唯独沈贞甫相信我,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来拜访我,加以考订,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正确。
我隐居在江海边,二十年中,(经历了)许多丧老病死、坎坷磨难,被世人所嗤笑,而贞甫全然不因别人的说法改变自己,而与我共进退。即使我偶尔得到重用,众人看到后都很惊讶,而贞甫不会瞧不起我。唉!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呢?这正是贞甫去世,我不能不为他极度悲伤的(原因)啊。
贞甫为人刚直,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耿介自重,不是同道中人就不曾对他和颜悦色。遇到事情慷慨激昂,即使跌倒(受到挫折)也不回避。特别喜欢读古书,一定要到名山大川、寺庙道观中,每到一处就扫净地面,燃上香,图书放满了书几。听说别人有好书,就想尽办法借来,亲自抄书,多达几百卷。现在有为科举速成为学之道,都认为研习经书、学习古籍是迂腐的,沈贞甫却单单这样喜欢并精研经典古籍,在古籍研究方面大有长进,从未停止。后来不幸得病,一病数年,可是读书著述更加勤奋。我十分敬仰他的志向,同时也担心他的气力难以继续(如此繁重的劳作),他最终因此病逝,真悲伤啊!
当初我在安亭时,闲来无事,每次到他的学舍去拜访他,边喝茶边讨论文章,有时达一整天。等到贞甫病逝了我再到那里去,又经过战乱,独自徘徊无处可去,更使人产生荒凉寂寞的感慨。
他在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某日病逝,时年四十二岁。真令人悲伤啊!
铭文:天意命运不可预料,他的勤谨忠恳在这里停止了(英年早逝)!
这篇文章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九。沈贞甫是作者好友,又是连襟,两人过从甚密。沈贞甫不幸早死,作者为他写了这篇墓志铭。沈贞甫没有仕宦经历,故文章着重在写他们相识的经过,相知之深,及作者失友之痛,也着重介绍了沈贞甫的性格特点等。其中所写沈贞甫的求知精神,更为动人。全文记叙和抒情紧密结合,语言平实质朴,娓娓道来,如叙家常,揭示了沈贞甫为人耿直、交友诚笃、鄙弃趋炎附势、抵制浮躁学风的性格特点,也赞扬了他勤学不倦、至死方休的精神品质。作者的失友之痛、贬时之弊,也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诗人归有光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嘉靖十九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 查看详情>>

诗人归有光作品: 《金山寺·长江涌块石》 《海上纪事·半遭锋镝半逃生》 《真义堂记》 《黄楼行·五日彭城去住舟》 《山茶·山茶孕奇质》 《读史·谢公四十馀》 《鲤鱼山·鲤鱼山头日》 《东园翁家传》 《颂任公·黄梅风雨自年年》 《淮阴舟中晚坐写怀二十四韵

《沈贞甫墓志铭》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