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六月苕溪路》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戴表元古诗:苕溪·六月苕溪路更新时间:2019-01-09
注释
1。苕(tiáo)溪:一名苕水,源出浙江天目山,流入太湖。
2。若耶: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若耶山下。相传为春秋时美女西施浣纱处,又名浣纱溪。
3。渔罾(zēng):一种鱼网。
4。酒舫(fǎng):载酒的船,舫,有舱室的船。
5。塍(chéng):田埂,田间的界路。共(gǒng):通拱,拱卫、环绕。
6。桑麻:泛指农事活动。
白话译文
六月份的苕溪,人家说就像若耶溪一样。
渔网挂在棕树上晾晒,装酒的船从荷花中驶出。
绿水环绕着千百条田埂,旁边青山斜立。
人世间无尽的事情,不会厌烦的是恬静的农家生活。
移情于物是诗人惯用的展示内心世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发现的一种抒情方式。诗的首句“六月苕溪路,人言似若邪”,把自己对和平安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寄托在苕溪的山水之间,也表明了对苕溪的爱,因为苕溪的风光是诗人追求的风光,苕溪的生活是诗人向往的生活。若邪溪给人的印象是美好的,相传春秋时美女西施曾在此浣纱。诗人把美丽的传说用在对苕溪风景的描写中,可见其对苕溪的爱慕之情。诗人虽然是“人言”苕溪“似若耶”,但也可理解为这主要是诗人自己的感觉和意愿。紧接着诗人讲述了他热爱苕溪的理由,即描写了他所认为美的自然景象。诗的第二、三句对这些自然景物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其中写了挂晒在棕树上的渔网,写了出没于荷花间的“酒舫”,写了环绕着溪水的田野和长满桑麻的青山。描写有静有动,亦远亦近,廖廖几笔,把夏日苕溪留给诗人最深、最美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回味。
诗人归隐后,长年生活于乡间,那些渔网、酒舫、田埂和青山格外熟悉,对它们有着深沉的情感。这里的景物原本是极为平常自然的,在这首诗中却似乎成了超自然的现象。这些现象是由诗人心中经过,带着诗人的情感活跃在诗行间的,它们已不再属于自然而是属于诗的和诗人自己的。诗人在描写苕溪这些景象的同时又创造了它们,展开了新的意蕴,使其显示出特征。能够引人人胜,从而具有更高的价值。其价值体现在诗人用自己的心向他所采用的材料的拥抱,诗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获得最愉快的交流。
此诗所表现出的情感就是作者的爱——对自然景物的爱。同样,诗人之所以对它们怀有爱慕之情,就因为这些特殊的自然景物能体现出自己的心境。“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花”,一动一静绘画出安逸、别具情趣的生活。“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所体现的环境是诗人认为最美好、最令人欢愉的环境,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对苕溪山水田园的爱。读这首诗,仿佛看到沐浴在斜晖里的“酒舫”在荷花间游荡,诗人坐在船头,一边饮酒一边观赏着出水的芙蓉、漂浮的苕花。这种情致与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似乎一样悠然自得、乐在其中。诗人满足于这种幸福、安逸的田园生活,尾句“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正充分表明了诗人厌恶世俗、热爱自然的情趣。
这首诗朴实素雅,情感真挚,具有鲜明的风格,作者在表现淳朴的自然生活情趣和描写优美恬静的田园景象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也多少流露出乐天知命、消极避世的思想。

诗人戴表元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 查看详情>>

诗人戴表元作品: 《书叹·结友何用多》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 《风舍先生·嚼雪餐冰二十年》 《乡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贵溪作诗奉寄》 《吴兄文参议同登金陵凤皇台醉作》 《书叹·袁弟豁达人》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 《韵赋·生世悔识字》 《蒋尧仁监簿挽诗》 《班婕妤题扇图

《苕溪·六月苕溪路》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