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咸阳》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马中锡古诗:晚渡咸阳更新时间:2020-12-16
注释
①咸阳:地名,秦孝公建都于此。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
②渭川:即渭河,黄河主要支流之一。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北之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陕西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渣关,入黄河。
③表里山河:言有山河作为屏障,形势非常险要。语出《左传》僖二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撼,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后来许多人说秦国有崤函之固,河渭之险,是“表里山河”。
④变迁朝市:言秦、汉、北朝、隋、唐等各个朝代,都以此为京城,而今已成历史陈迹。
白话译文
苍茫的原野景色,连接广阔的渭川;白鹭鸟远远地飞去了,剩下的只有水天相连。
暮归的僧人,走向红叶林中的寺院;斜阳里的旅客,呼唤着渡口边的小船。
山川河流,还是那往日的颜面;王朝世事,却已有了许多变迁。
只有那渔翁,仿佛看破了兴亡变换,独自迎着秋风,默默地坐在钓石旁边。
这是一首非常工整的七律,首联切题中“晚”字。第一句是一幅鸟瞰式的大全景,苍茫无际的野色里,一线渭水曲折而去,境界异常开。一“接”字突出地强调了野色的迷漫无痕,它笼盖一切,紧紧地包裹着渭水,而渭水在这苍茫的野色里也似乎是无始无终,它来自野色,又消失于野色。第二句,诗人将诗境推向渭水,在暮色之中,雪白的鸥鸟已经飞尽,远处水天一色,没有尽头,跟前只有渭河之水在永恒地流淌。诗人不仅通过白色鸥鸟的消失,写出了傍晚的来临,而且还强调了傍晚的宁静。
颔联承题写出“渡”字。诗人描写了整体背最以后,又进一步作具体化描写。出句承上,进一步细写“晚”字。由外出僧人返归寺院歇夜,显示傍晚特色。明高启有诗云:“船里钟催行官去,塔中灯照远僧归”。僧归往往与傍晚联系在一起。当然诗人不仅从人事方面强化了“晚”字,而且还把僧人晚归写得非常美。对句诗人由所见僧归。转写自己晚渡投宿,晚霞映在荡漾的渭水之中,小舟静悄悄地躺在水面之上,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韦应物笔下“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境。
写罢晚渡,诗人望着渭水北岸的咸阳古城,自然会引起许多历史的感叹。咸阳曾经是秦都,如今山河依旧,明月秦时,然而人世苍桑,咸阳城却经历了许多变迁,发生过许多兴亡的故事。诗人经过这番晚渡咸阳,一切所见所感的结论便凝结成尾联。自楚《渔父》篇问世以来,渔翁便成了看破尘世之隐者的象征,并时时出现在诗人笔下名篇名句不胜枚举。诗人经历坎坷,曾屡遭冤狱,故在感慨兴亡之际,自然能在渔翁的超然中,感受到老庄的处世精神。只有超然世外,才能获得精神的解脱。 [4]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为一个极小的题材包含了一个宏大而深刻的思想。诗中的主题是由此及彼,逐渐深化,进而深入到哲理的思考。

诗人马中锡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马中锡

马中锡(1446-1512)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祖籍大都,先世为避战乱于明初徙于故城县。成化十一年进士,官至右都御史。以兵事为朝廷论罪,下狱死。能诗文,生平有文名,李梦阳、康海、王九思曾师从于..... 查看详情>>

诗人马中锡作品: 《有所思·想象当时貌》 《山行限韵·春风湖上杖藜行》 《早春自述》 《王太史园亭同明仲洗马圭峰侍读西涯侍讲曰川修撰正夫提学小饮》 《忆东郭别墅·别来水北原南圃》 《春怨·酒痕和泪点罗衣》 《西掖晚归有感时事聊赋述短章用呈同志者》 《白瀑寺·白云深处万重山》 《落花·枝枝狼藉画阑东》 《送青县刘明府

《晚渡咸阳》相关古诗翻译赏析